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20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16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故意犯罪,要经过一个犯罪的起意、准备、实行、完成的发展过程。但是,犯罪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有可能完成某一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使犯罪得逞,形成犯罪既遂;也可能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没有得逞,而形成犯罪未遂;还可能由于犯罪分子自动放弃、停止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形成犯罪中止。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犯罪形态。犯罪的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它标志某一犯  相似文献   
132.
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文中,通常使用“犯罪分子”一词,特别是刑法典较为常见。笔者认为,法律条文作为一种要求很严格的规范性文件,使用“犯罪分子”一词是不妥当的。 首先,“犯罪分子”一词不是法律术语,在法律中的地位不明确具体,不符合法律条文的规范性要求。“犯罪分子”既指人民法院判决后的罪犯,也指人民法院未判决而以后必定判决有罪的犯罪  相似文献   
133.
另外,从法定刑的性质来看,在同时规定有主刑和附加刑的情况下,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只能同时适用于某一犯罪分子,而不能割裂使用。适用某一法律条文,必须做到完整。如果主刑用新法,附加刑用旧法,新法旧法同时适用,则违背了从旧兼从轻原则,造成法律适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4.
岩锋  叶笛 《廉政瞭望》2004,(12):32-34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他慷慨地借给“朋友”66万元用于做生意。然而,他种下的是友情和善意,收获的却是阴谋与灾难。这位“朋友”不仅赖账不还,还倒打一耙,与黑社会分子和警察中的败类共同谋划,使他从债权人变成了债务人,进而又成为“抢劫犯”、“敲诈勒索犯”,冤枉入狱。  相似文献   
1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侵害银行系统有组织暴力抢劫犯罪活动有所增多,且严重程度不断加剧。据公安与银行的报告材料:1992年以来,犯罪分子持枪械抢劫银行基层网点的恶性大案急剧上升。1992年,全国银行系统发生抢劫案44起,1993年上升到66起,被抢现金293万元,比往年上升3倍多,银行职工死20人,伤15人。1996年春季“严打”战役前夕,暴力抢劫已上升为刑事案件之首。1996年头两个  相似文献   
136.
我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将一般累犯规定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以下简称“累犯规定”)。  相似文献   
137.
<正>案件现场是最重要的证据的来源。通常、最先在现场的都是公民:受害人,目睹人,发现犯罪后果(尸体、撬门、火灾、物质财富丢失、售货员骗人等等)的人。民警人员和侦查员赶到现场,只是在得到实施犯罪行为的消息之后。因此,公民在发现犯罪行为最初时刻的态  相似文献   
138.
<正> 在社会主义社会,预防犯罪是争取彻底消灭犯罪现象的主要办法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手段。……刑罚手段在打击犯罪活动中起着成慑作用,刑罚对预防犯罪有很大意义。刑罚能够影响人们的意识,使群众养成社会需要的法制观念,因而,对犯罪的主观原因也能起到影响作用。而且,使用刑罚还能对有过违害社会行为和触犯过刑律的人防止其重新犯罪。刑罚的效果如何,要看实际上是否很好地达到了局部和普遍预防犯罪的目的。所以,就这方面而言,  相似文献   
139.
胡蓉 《四川审判》2002,(4):39-4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商标作为商品竞争的重要工具,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犯罪分子为牟取巨额利润,商标犯罪愈演愈烈,且具有智能化、复杂化、隐蔽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等特点.在实践中,往往与商标民事侵权行为纠缠不清.容易混淆,有必要依据法律的规定,从理论与实践上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0.
吴伟 《四川审判》2002,(3):42-42
被告人张某,29岁,系某银行出纳员。由于厌倦本职工作,产生盗款外逃的邪念。1998年5月10日下午5时结帐时,张某趁初点员忙于做结算表之机,将20万元现金藏于抽屉内。当晚20时许,张某返回营业室将该款盗出,随后流窜外省。同月25日,张某找人捎口信给检察院称:“如果你们保证不抓我,不给任何处理,我就回来投案,否则,我将消失。”检察机关案件侦办人随即写一便条交与张某的父亲,保证不对其进行处理。张某遂于同月30日到检察机关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及时清退了全部赃款。后该案起诉至法院,在庭审中,被告人张某要求司法机关按照承诺对其犯罪行为不给任何处罚,并辱骂检察机关不守信用,后悔不该投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