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东林崛起     
国本之争 万历帝年轻时,有一次去太后宫里请安,临时兴起,匆匆临幸了一个王姓宫女,过后就把这事忘了。不料王氏却因此怀孕,生下了万历帝的长子朱常洛。万历帝不喜欢这个孩子,迟迟不给他太子的名分。万历十四年,万历最宠幸的郑妃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立即被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王皇后。  相似文献   
22.
游伟 《法制博览》2009,(23):68-69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23.
康熙不但自己一生好学不倦,对皇子们的学习也非常重视。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康熙帝亲自为太子胤礽选定了师傅: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三位皆为饱学之士,能被皇帝亲点为太子的师傅,自是荣耀无比。但是,结果大大地出乎他们预料。  相似文献   
24.
彧思 《法制博览》2009,(18):29-29
费无忌 楚国费无忌,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个。 楚平王为儿子娶亲,派大夫费无忌前往迎娶。费无忌看到新娘如此美貌,便心生邪念,不顾一切快马回宫对楚平王细述姑娘之美,并进言趁太子尚未见面大王先娶之。好色的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费无忌说动了心,转眼间,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妃的秦国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  相似文献   
25.
李晓巧 《政府法制》2013,(35):30-30
在古代中国,不仅商业领域造假迭出,并且出现过假衙门、假官员,甚至在清朝还出现了假太子、假皇帝,把“官”造假推向巅峰。  相似文献   
26.
蒋元明 《前线》2013,(4):82-82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本来是先帝给太子留下来的宰相人选,开始也一路青云直上,官至副宰相级。可命运终归捉弄了苏东坡:王安石当政变法,苏东坡对变法有不同看法,当然不得烟抽;保守派司马光上台,全盘否定变法,但苏东坡却认为变法也非一无是处,结果又没好果子吃。变法派与保守派轮番上台,苏东坡反复倒霉。苏东坡文人气浓,又好作诗,总被对手抓住小辫子往死里整,一贬再贬,发配杭州、黄州、惠州,一处比一处远。  相似文献   
27.
叶上的两条粗脉是太子河、草河水系.太子河水系颇有名气,她最大的支脉小汤河的发源地汤沟即是远近闻名的温泉疗养地,带着碳酸锰、碳酸钠等多种化学元素和矿物质的汤河水一路向北,从小市的天龙古洞钻入地下,在神秘的本溪水洞里滋养鬼斧神工的石笋,氲氤出百态千姿的钟乳石.鹰嘴山下盘桓的小溪在山谷里叠出五龙四瀑的大石湖,又以纵情高调迎娶从老边沟里流出的清清山泉,双双汇入太子河.本溪县境内太子河水系的美难以计数,但盘桓在梦里的却是另外一条叶脉——草河.  相似文献   
28.
武骏 《法制博览》2011,(18):54-55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公交车上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对旁边的小女孩说:“谁说不能预测未来?至少我能知道以后我的孩子姓什么,可是你就杯具了,你的孩子姓什么还是未知数呢!”小女孩反唇相讥:“哼哼,那是!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  相似文献   
29.
何木风 《各界》2010,(12):54-57
一 没有人逼迫他,包括他的父亲刘秀;也没有人暗示他,包括他的弟弟刘庄;完全是他出于本意而主动让出了太子之位。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东海恭王,东汉光武帝的太子刘强。《后汉书》评价其为“谦谦三让,实惟恭王”。他完全有能力做好东汉的第二代皇帝,也有这个资格。他死后的丧礼仪式近于帝王,但丧礼的节俭又和平民百姓相同。各种原因,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30.
从温庭筠的几首诗看其与庄恪太子的交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温庭筠几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他确曾从庄恪太子游,只是由于庄恪太子的被害与宦官有关,晚唐宦官势焰曛天,因而其与庄恪太子的关系反映在诗中,便极其隐晦,只有拨开层层迷雾,才能看清诗人写作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