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84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各国政治   252篇
工人农民   522篇
世界政治   7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7篇
法律   6749篇
中国共产党   19735篇
中国政治   18215篇
政治理论   5397篇
综合类   7667篇
  2024年   286篇
  2023年   1787篇
  2022年   1109篇
  2021年   1155篇
  2020年   1189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1560篇
  2014年   7347篇
  2013年   5577篇
  2012年   4269篇
  2011年   4096篇
  2010年   4552篇
  2009年   6210篇
  2008年   4762篇
  2007年   2665篇
  2006年   2884篇
  2005年   1990篇
  2004年   1110篇
  2003年   1015篇
  2002年   1668篇
  2001年   1326篇
  2000年   840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恩格斯早期共同富裕思想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严重不均衡性和非共享性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恩格斯通过对工人阶级与工人运动实际情况的亲身考察,得出了与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研究中相同的结果.通过对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恩格斯早期经典著作的文本考察,以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为基本线索,进而梳理出对共同富裕社会目标的实现路径在生成逻辑、实践进路与合理性阐释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恩格斯早期共同富裕思想提供理论基础,科学把握共同富裕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3.
尹飞 《中国人大》2020,(9):54-55
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重新描述,明确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则是对这些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  相似文献   
34.
《人民论坛》2021,(7):12-13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历史证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摆脱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注定是一场革命性的深刻变革。准确把握好三个"新"的深刻内涵、内在逻辑、时代价值,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一定能够战胜各种挑战,朝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不断前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35.
36.
淮海战役胜利以来的70年,党情、国情、世情已经发生的较大的变化,看似时过境迁,但淮海战役中党的组织优势的成功实践,对于我们"继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激发全党的奋斗精神,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1]554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淮海战役中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强大优势的成功实践,得出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7.
问:“一老一小”是社会普遍关心关爱的两个群体,也是最容易因食品安全受到侵害的群体。请问《解释》对“一老一小”的特殊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原因更容易受到不安全食品的侵害。让“一老一小”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也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司法实践中“一老一小”食品安全保护的薄弱环节,《解释》从多方面对保护“一老一小”的食品安全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8.
高志刚 《法学论坛》2022,37(1):97-108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司法改革的推进需要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通过新的方法论体系来予以重新解读和把握。当下司法改革的方法论面临价值理性缺失、工具理性误区和理论范式失衡的现实困境,需要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借鉴和利用多种社会科学方法,透过多种视角探讨如何认识改革、如何推进改革、如何评价改革,在实践建构中实现方法体系的反思性整合。以"制度化的社会回应型司法"为基本目标,协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统合国家治理的实践逻辑与法治的价值逻辑,统筹推进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构建。  相似文献   
39.
人工智能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能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其将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精准预测公共需求,助推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但人工智能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对现有社会伦理和法律规范产生了冲击,对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而引发社会问题。因此,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的结合是社会治理系统优化的一项庞大工程,需要科学的系统框架,这一框架主要由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有利AI健康发展的环境、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架构、科学合理的AI技术架构、广泛应用的AI社会治理平台五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40.
刘霞 《群众》2020,(5):50-51
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无锡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响应百姓对教育的更高需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教育大会部署,科学谋划、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着力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教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