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7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5篇
各国政治   183篇
工人农民   122篇
世界政治   3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9篇
法律   1496篇
中国共产党   6362篇
中国政治   6948篇
政治理论   1905篇
综合类   2415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1350篇
  2022年   706篇
  2021年   721篇
  2020年   73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1427篇
  2013年   1237篇
  2012年   1464篇
  2011年   1268篇
  2010年   1116篇
  2009年   1203篇
  2008年   1374篇
  2007年   1069篇
  2006年   1330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535篇
  2002年   718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37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是中国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的经验积累、道路选择和行为方式的凝结。中国特色决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东西,它带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它是在立足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世界各种类型现代化发展特点的优化整合与历史超越。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实践、到经验、到模式、到特色、到全面发展等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在关键环节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具有先进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372.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朱小丹在《广东人精神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序言中指出: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为广东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办了一件大好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办了一件大好事。”我觉得,《丛书》对广东人精神作了全面的自我认识,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阐明了广东人精神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第一,《丛书》阐明了引导广东人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精神本质。什么是精神?有许多界定。黑格尔认为,精神是被理解者和理解者的统一性。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373.
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新要求,探析参政党如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如何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增强参政党能力建设发展,开创参政党能力建设新局面,不断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为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取...  相似文献   
374.
魏礼群 《前线》2021,(3):31-3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治理取得重大成效,其主要标志是:全国人民过上宽裕殷实生活,开拓了现代社会治理新境界,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础性制度不断改革创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明显增强,社会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等。必须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自觉性、全面性、协同性、创新性、系统性、效能性,坚持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新格局,大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全面增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375.
执政资源,是执政党履行执政使命、提高执政效能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政党执政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后,决定一个政党能否执政或执政时间长短的是其掌握执政资源的多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老党、大党,已经长期执政的党。有着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军事的、  相似文献   
376.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发展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激活,只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水乳交融,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唯物论、辩证法思想、民本观念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有高度契合性。两者的结合奠定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石,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保证。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这是建构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377.
当前在社区统战推进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但也存在社区统战主体力量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工作方式存在不足等问题.为此,应着力从加强社区统战领导、提高社区统战意识、健全社区统战机制、整合社区统战资源、创新社区统战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探究社区统战的路径.  相似文献   
37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国内相关学者围绕这一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重大意义以及实践路径等展开了多维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学界还要增加现有论域的研究深度、补齐基本论题的研究短板、采用多样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进行深耕以及深入"开发"文明交流互鉴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379.
王惠 《长白学刊》2020,(6):115-122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从反思西方到本土超越,社会治理的中国特色探索从未停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社会治理领域讲好中国话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充分展现,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全新语境。如何从社会治理的演进嬗变中找到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逻辑必然,并做出相关可行性分析,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要环节;最终通过价值共识凝聚耦合、民主协商制度实践、多元主体利益整合、科技支撑技术赋能,建构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行动逻辑,完成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从共识到共赢的完美蜕变。  相似文献   
380.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处在实施的交汇期和关键期,既要有效衔接,又要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这是由二者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从理论层面看,脱贫攻坚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战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释放纵深发展动力,二者在目标指向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从实践层面看,这既是国家政策的导向性要求,又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还是防止克服工作实施中的短期行为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衔接的整体谋划缺失、乡村建设人力资源空心化严重、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及综合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主体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凸显。破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一体化推进,应加强宣传教育,牢固确立一体化推进的价值导向;强化制度设计,推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引育结合,打造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聚焦关键,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项目一体化推进;总体布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科学统筹,工作任务一体化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