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271篇
中国政治   534篇
政治理论   236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如何实现知识产权法学在中国的现代性是源起于对法律移植的思考。无论是以外观为标准的形式理性,还是以内在逻辑关联的实质理性为视角,均可获得实践化转向的必然结果,这表现为从“知识产权法是什么”进入“知识产权应是什么”的渐变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研究范式的形成,以及理性元素的不断生成、积淀。  相似文献   
952.
中庸作为儒家的一种重要核心思想,是道德的最高层次,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庸的本来意义就是道德实践的最高指导原则或最高尚的道德品格。这从两个层面揭示了中庸的思想义涵: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道德人格;一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处世原则,使得二者成为中庸论域下重要的逻辑起点。中庸作为一种思想理念或哲学范畴,长期以来因缺乏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话语逻辑阐释、缺乏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对其普世价值的挖掘,造成不公正的误读甚至诋毁。本文立足于中庸的话语逻辑视角,从中庸的高度之维、难度之维、向度之维三方面论证中庸在这一特定话语逻辑系统中的思想义涵,进而揭示出中庸在思维方式与文化认同方面的价值诉求及其现实转化。  相似文献   
953.
改革开放以来,仅仅用了30多年时间,我国社会就基本完成了从理想旗帜高扬到物质主义盛行的重大转换,一切向钱看成为了相当多数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高理想。在今天这样一  相似文献   
954.
话语是思维符号和交际工具,更是斗争的手段,话语权不仅是有无说话的权利,更指向话语背后体现的权力关系。中国的法律现代化,在一种自我放弃话语权的前提下进行,必然的处于尴尬境地。本文拟对以“西方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追溯古代中国司法传统对现实司法土壤的影响,认清当代中国司法的现代性,试图进行司法改革的构建,重新定义中国司法的现代性,以为今后的司法改革提供可资引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5.
现代性就是指现代社会的本质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在西方启蒙运动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安排和理性化的文化精神。在当今时代,现代性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956.
现代性至今作为描述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关键词,是以人类历史方向的改弦更张映入眼帘,而且昭示着人类社会从此进入到文明时代。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核心,是以实践活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阐明现代性的本质内涵及其逻辑,要在深入社会现实中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性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7.
制度既是对风险的系统性回应,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从风险社会的角度来看,现代制度面临着普遍性治理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和治理问题的凸显,在知识界和实践界中出现了从关注制度现代性到重视治理有效性的转向,治理结果有效性优先于制度形式的合法性。而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应该树立整体治理观,并重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改革。  相似文献   
958.
赵洪涛 《求索》2011,(4):69-71
现代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工具理性渗透于社会每一个角落,生活被"异化"了。日常生活空间的区分,其理论的建构充满着各种冲突,一方面,日常生活是被批判的对象,因为其自身就无处不在体现着现代理性的机械性,艺术变成了失去内容的形式,其本真的价值被遮蔽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这种被遮蔽的艺术精神有萌发生机的可能,日常生活并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空间,它有着不同方向的张力,这就在观念上启示我们可以在被工具理性禁锢着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突破口,恢复被遮蔽的艺术之维。从现实层面上来说,这对于现代生活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959.
第一次文代会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的解放区文艺宣称为"真正的新的人民的文艺"。因此,在《讲话》精神指引下的当代文学必然是这样一种文学形态:它既不同于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流行的"五四"新文学,又有别于原生态传统民间文艺,它所实践的是一条非西方化现代性之路,担负着将为阶级语言所界定的"最广大的人民"组织进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之中的重任。"人民的文艺"正是在这种历史语境下提出的,它决定了当代文学如何解决西方与中国、现代与传统、阶级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以及有着怎样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60.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过程中的深层次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有三个维度,即思想政治教育前提的现代性、构成的现代性和活动方式的现代性。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转变为通过中介的交往,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也改变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联系方式。这种改变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前提,进而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方式。现代性内容、现代性矛盾和现代性思维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整体,对此如果认识和应对不力,就有可能被现代性打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