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走近张信刚     
“学贯中西,温文尔雅”是香港媒体对他的曾遍评价。“涵养极佳,机智幽默”是城大学生对他的赞扬。出生在辽宁沈阳、长在台湾、工作在香港的他拥有特区政府颁授的金紫荆星章。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荣衔和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  相似文献   
3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全面发展、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理工科大学生思维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契合点三个方面的关系,从而切实提高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3.
郭强 《学理论》2013,(11):281-283
对南京三所理工科高校800名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别从思想信仰层面、社会主义理想层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层面、荣辱观和价值观层面四个维度着手,对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思考与对策:改进教育方式与方法;突出隐性教育功能;改进思想课程教学方案;注重专业能力培养与思想塑造相结合。  相似文献   
3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中坚力量,坚定"三个自信"具有深刻意义。文章针对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理论灌输、校园文化渗透、实践活动养成、工作机制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三个自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建立学习型马克思主义学生骨干队伍,坚持教育与使用并重、监督与考核通行,创新人本理念、竞争理念、服务理念,强化意识研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对于理工科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郗芙蓉  李昊 《人民论坛》2014,(2):134-136
为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对工程伦理规范的认知状况,以调查为基础,发现工程伦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普及程度非常低,理工科大学生对工程伦理规范认知也亟待提升,并就此现状及其成因加以分析,认为必须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教育理念、完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7.
顾苏 《世纪风采》2007,(1):26-26
提起曲信先,除了戏剧界,恐怕少有人知。不过,提起余秋雨,则几乎人所共知。曲信先是余秋雨的大学同班同学,曾一同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曾几次提到曲信先。不过,曲信先原是中国科技大学理工科的学生,为何后来叉弃理从文、投身戏曲创作和研究了呢?这里面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兼具技术和管理综合素质的理工科人才方面越发显得不可或缺。但是,目前各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经济管理课程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都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应按照针对性、综合性、实用性的要求,在对理工科人才经济管理素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构建理工科专业经济管理课程规范,以切实提高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9.
一、师范性和学术性及其创新的内涵顾名思义,师范教育特殊性就在于其师范性,它是师范教育区别于其它各类教育的根本点。然而,关于师范性的含义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所谓师范性就是指教育专业性,是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实施师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师资,它不同于理工科专门人才教育。其次,  相似文献   
40.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切入点,是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同等重要。通过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