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葛剑雄 《同舟共进》2008,(10):11-11
有媒体将我列为2008年两会"五大炮手"之一。我认为对政绩的赞颂可在平时或会外说,会上则应以批评建议为主。其实政府也希望委员们能当"炮手",多听真知灼见,这样才能显示政协的生命力,取得民众信任。  相似文献   
332.
论点点击     
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和谐结构与和谐功能梁丽萍在2007年第6期《理论探索》上撰文指出:我国政党制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制度与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与和谐  相似文献   
333.
周必素 《当代贵州》2009,(18):44-4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延年益寿”?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传承性”、的关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其“生命力”“流变性”的特性。处理好保护和利用,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334.
335.
文化产业:世贸规则整合下的“文化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产业 :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崛起的“文化经济”中共“十六大”报告特别指出 :“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性或者说是带发展趋势性的重要现象。当代经济的确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是文化产业即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大量涌现 ,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且越是发达…  相似文献   
33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特征 ,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理解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 ,并在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坚持贯彻这一原则 ,是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37.
《上海人大月刊》2005,(7):31-31
彭厚文《论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思想》一文提出,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受时代和历史环境的限制,马克思这些无产阶级导师不可能预见到后来出现的所有问题.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和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应该创建新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条件下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反映在政党与政党的关系、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中国的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39.
中国学者依附儒道伦理文化去看世界,自然会产生主导性、功利性、群体性的儒道释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窄化认知,并以此产生"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西融汇"等非哲学创造性命题。中国文化的窄化认知忽略了盘古三皇创造神所建立的非主导性、超功利性、个体性的信仰传统,一直在民间个体和文学经典中发挥着与儒道历史积淀文化对等互动的作用,并构成中国今天自信自豪文化的立足点。以尊重生命力创造力还是轻视生命力创造力为问题的核心,中国文化完整丰富的认知不仅可以发现中国自己的与西方现代性文化可以打通的优秀文化资源,也可以从中提炼出"对等互动"的中国文化哲学命题与西方"二元对立"不对等文化思维进行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