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41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3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兆国 《团结》2002,(5):4-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爱国将领侯镜如同志诞辰100周年。我谨代表全国政协和中共中央统战部,向侯镜如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向侯镜如同志的家属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02.
李宗武是最早前往苏俄实地考察的中国驻外记者之一,并且在此后不久加入了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可是,迄今为止,几乎看不到记载他本人生平的专门论著。本文通过挖掘各种形式的原始史料,不但查明了李宗武的籍贯、生卒年月和身世,而且基本完整地厘清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  相似文献   
103.
唐国军  房中   《党的文献》2020,(1):120-127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缅怀和弘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和奋斗精神,2019年9月至11月,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和任弼时研究中心,分别召开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回顾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业绩、思想和风范,总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巩固和发展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领袖人物思想生平研究,激励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推进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冷溶参加了有关会议。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指示精神是做好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和各分会工作的根本遵循。研究会和各分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成为研究好、宣传好、维护好党的领袖人物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4.
周洪宇 《民主》2008,(5):40-41
3月2日,方明老走了。 从中陶会王铁城秘书长处得知噩耗.我感到很难过,也很意外。在我的印象里,方老虽年逾九旬,但身板硬朗,精神矍烁,说话中气十足,开会常常站着讲话,手舞足蹈,充满激情。走路疾如旋风,上下台阶,连蹦带跳。遇有沟坎,一跃而过,旁人提醒他慢一点,悠着点,他常笑答:“没问题,我没老!”  相似文献   
105.
余霖,字师愚,以字行,为清代瘟疫学名家,籍贯为安徽桐城,约生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卒年不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余霖著成《疫疹一得》一书,并自序刊行,后经裴奉辰、庄锦制等多次重刻,得以保存至今。此书现存最早刻本为道光八年(1828年)延庆堂刻本,最佳版本是《续修四库全书》所收的清抄本。  相似文献   
106.
今年农历3月初十(公历4月28日)是爱国华侨领袖、著名华侨教育家———我们的祖父张国基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祖父在走完他“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一生重教、永爱中华”的百年人生历程后,于1992年8月30日辞世。祖父逝世后,党和人民对他一生业绩的高度评价以及海内外侨界人士对他的深切悼念之情,使我们至今感动不已,铭记难忘。在纪念祖父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追思祖父历尽沧桑的人生之路:他和毛泽东同志是同窗挚友,在学生时代即加入新民学会,并成为新民学会派往南洋任教的第一批会员。先后在新加坡道南学校、华侨中学、八华学校、广仁中学…  相似文献   
107.
第一份职业:铲煤工创业资金及来源:借来的100元创业年龄:25岁成功密诀:我一向喜欢接受挑战,最艰苦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好。我觉得做人要本着良知,当时赚钱真是好公道,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08.
《理论月刊》2004,(5):F003-F003
  相似文献   
109.
纪希晨,河南伊川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入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记者.建国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10.
静德 《党史文汇》2002,(3):34-36
“走向革命”一1922年9月,彭真抱着“铲除不平,匡扶正义”的雄心壮志,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被编入旧制中等科第34班,学制4年。省立一中是一所直属山西省政府管辖的公办学校。该校有较好的设备,教师主要是从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山西大学等校的优秀毕业生中选聘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归国留学生任教。该校以“勤俭自主、诚毅有为”为校训,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省立一中还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早在辛亥革命中,该校师生就积极支持革命,并将校门由朝南改为朝北以示与封建观念决裂。五四运动爆发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