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146篇
中国政治   246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7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长江流域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除了一江碧水,更得益于全流域独特的生态系统。碧水清波、湖泊荡漾、林木婆娑、虎啸莺鸣……这里曾经有过天堂般的美丽。而今天,随着流域性的环境恶化和人类贪欲下的破坏,天堂早已风景不再,滇池、草海、黄果树等天然的气候调节器命运堪忧,曾有过无限辉煌的白鳍豚、大熊猫、藏羚  相似文献   
92.
刘希刚 《群众》2017,(6):27-28
生态经济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和谐统一、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结合、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生态经济是新常态下发展模式的转换提升.实现“两聚一高”奋斗目标,需要把生态经济作为引领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93.
<正>自生态宜居概念提出以来,一直作为城市建设的标准推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我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过程-行为参差不平。本文引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于2011年提出的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建立过程-行为指标体系,通过归一标准化处理,建立向量结构图,得出四川省会成都市及17个地级城市(不含马尔康、西昌、康定)中有58%的城市处于粗放式的  相似文献   
94.
人类除自身繁衍外,还需要将同自然植被和动物种群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累世传递下去.如何重整已经破损的文化生态系统呢?笔者在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调查个案说明:新技术支持和文化自救,对于地方族群生态系统重构与修补,是行之有效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95.
李杨  高鸿达 《传承》2006,(11):25-27
本文从政治生态系统的视野把握妥协机制的建构,政治妥协作为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一部分,是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系统的软因素;工具性的政治妥协是和谐政治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培养适度的政治妥协意识,建构政治妥协的利益表达机制,分析政治妥协的成本收益,使政治妥协在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祝立群 《求索》2007,(1):40-42
进化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本质。商业生态系统战略是一种基于生态视角的系统管理思想。本文以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进化为主题,通过文献综述、本质探讨以及作用机理分析得出: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进化的本质是生态位的变革、开发和创新;企业战略的生态导向进化既是企业系统自组织性行为的结果,也是外部环境选择性行为的产物。  相似文献   
97.
山仑 《中国减灾》2006,(11):42-42
防护林是人为途径实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最普遍、最有效的生态工程,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生态恢复的质量和进程。我国是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以国家运作方式开展大尺度防护林建设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性防护林营造从未间断,目前防护林累计面积达4420万公顷,占人工林面积80%以上,数量和规模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世界范围的森林衰退成为全球环境发展的七大难题之一,我国现存各类防护林的衰退也十分严重。在分析我国防护林衰退的问题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青岛生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青岛生态安全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恢复和保护胶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维护青岛生态安全,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切实加强水源恢复和保护,加大系统实施生态建设的力度,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99.
杨学珍 《创造》2003,(10):50-51
“三江并流”是一座展现了地球历史文化演化重要阶段和重大事件的地质大观园,是亚洲乃至北半球生物资源的活宝库,是地质地貌的天然博物馆,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汇聚了众多具有罕见自然美学价值的名胜景观的一座天然陈列馆……  相似文献   
100.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量农村人口离乡弃土、涌入城市,在涌入现代化浪潮中谋求发展,农村空心化、土地抛荒、村集体缺乏"造血功能"等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留守人口在生计、健康、教育、情感和养老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日益增多。面对国内农村社会的经济贫困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显著特征,寻求既能充分结合中国农村社会本土特征,又兼具主体性、多元性和综融性的农村社会工作理念、立场及行动的实践操作方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