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39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加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管理等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按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方针和年度选派计划,2003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将以  相似文献   
92.
作为南宁市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广西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南宁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南宁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先后建成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创业园、生物产业科技园、南宁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中国一东盟企业总部基地等一大批标准化厂房和孵化基地,并先后建成了科园大道、可利大道、创新路、总部路等多条园区道路。  相似文献   
93.
《浙江人事》2008,(12):30-30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开发区留创园)成立于2005年10月,它以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为支撑,充分依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优势,全面利用国家级开发区对人、财、物的集聚效应,积极营造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留学人员创业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94.
《浙江人事》2008,(9):38-39
嘉善留学人员创业园于2006年设立,与嘉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2006年6月经浙江省人事厅批准成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是浙江省首家设立在县一级的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同年12月被浙江省人事厅批准为省级博士后试点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95.
《浙江人事》2008,(10):35-35
杭州上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于2006年9月成立,以杭州上城区科技创业中心和工业功能区为依托,按实体和概念相结合的原则向全区辐射。园区成立以来,以“引智引资,创新创业、扶优扶新、育业育人”为指导方针,出台优惠政策,提升优质服务,努力创造高品质的创业环境,积极吸引和鼓励留学人员创新创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培育优秀留学人员企业和企业家,实现区域经济和企业人才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6.
《浙江人事》2008,(8):36-37
嘉兴留学人员创业园(嘉兴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占地近200亩,规划孵化面积18.6万平方米。自成立以来,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园区已成为嘉兴市高新技术研发、中试的重要基地,先后被授予“浙江省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浙江省青年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2005年,创建“浙江省小企业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97.
《浙江人事》2008,(11):36-37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于2000年5月,位于宁波市东北部,地处我国第二大港——北仑港后方,距宁波市中心约27公里,是由宁波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全额投资建设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其旨在鼓励、吸引和扶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留学人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区域的长远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项目支撑。  相似文献   
98.
根据人事部和教育部发布的数据表明,近10年来中国海外留学归国人数以年均13%的速度递增,目前已有15多万人学成回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针对我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国内针对我国海归的研究,尤其是微观角度的研究案例与成果却非常少。为此,本文采用探索性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海归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对于我国当前的海归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555位海归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他们的最高学历、最高学历专业、回国时间、父亲工作单位性质、回国前全职工作经验、回国意愿程度对于被访者是否就业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海归的就业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
赵畅 《前线》2013,(12):193-193
最新发布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显示,近五年我国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约为前30年的3倍。特别是2012年,回国数量就快达到30万人,同比增长近一半,超过七成的留学生选择回国。不过,在回国的激情渐渐平息之余,“海归”们发现,只有那些研究“高精尖”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热销的对象,多数“海归”反而成了尴尬的“夹心层”,很多人直接就成了“海待”。  相似文献   
100.
积极应对国际人才流动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留学人员国际流动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其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当前,中国留学人员跨境流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