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43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232.
领导箴言     
张明学 《当代贵州》2013,(25):11-11
查找不足,整改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并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解决并把握好知行合一、勇于实践这个"总抓手",解决并把握好最终靠制度这个"总闸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日前在省委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交流时说要有勇于担当的锐气,敢于  相似文献   
233.
张可 《春秋》2014,(4):24-26
正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发起《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倡导"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教育救国的旗帜下拉开了演绎"知行合一"的序幕。一批有志报国的青年坚持不懈地开始了践行"知行合一"的探索之路。张耀南就是其中一员。今年是张耀南去世40周年,谨以此文寄托我们的情思。  相似文献   
234.
<正>干实事求实效,重在"干"事、旨在"成"事,关键一个字就是要落在"实"处。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正与《尚书》所言"知易行难"之理暗合,可谓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古今中外虽有别,却能溯至同宗同源,所论无非是"知行合一",所求不过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35.
知行合一在认识论中是绝对错误的,在伦理学中,它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从道德认知走向道德行为,实现道德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知、情、意、行的配合与一致。而道德意志作为道德知行合一的心理保障,是实现道德行为的动力。孟荀对于道德意志的研究,为道德知行合一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论据。意志是由人的意愿与人的毅力构成的,其中毅力是从道德认知走向道德行为的动力;意愿是道德认知走向道德行为的方向性把握。  相似文献   
2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37.
《精神文明导刊》2014,(11):37-37
今年以来,江苏省建湖县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38.
正共产党人的"心学"是什么?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党性是党员的灵魂和支柱。没有党性这个灵魂,党员干部就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党性这个支柱,党员干部就会丧失为政用权的廉洁性和自我修养的全面性。党性教育就是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的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这也是共产党人"心学"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39.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阳明文化东传日本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王阳明作为明代著名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其心学思想是如何传入日本,并被日本人认知、吸纳和改造的?对日本社会和思想道德建设起到怎样的作用?记者就此专访刘金才教授。  相似文献   
240.
王刚 《前线》2016,(Z1):48-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最关键的是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结合地区实际,自觉把所学所悟落实到工作实践之中,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