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03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1953年5月,浙江省举办的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一位波兰嘉宾在观看了青田石雕后,在纪念册上写道:"在离开的时候,我不能不买一块石头,因为这些小石头被中国的艺术家们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它将使我永远怀念美丽的中国。"石艺奇葩古人为我们留下很多美丽的故事,有"东坡供石"、"米颠拜石",又有"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这么好听的句子,都是关于石头的。当然说到青田石,亦为石中翘楚,经细细雕琢,景致动人也。  相似文献   
82.
总结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名干部顺利成长,首先得益于组织培养,其次还需要自身努力。要想把工作做好,成就一番事业,从自身角度来看,需要心中常备“七块石头”,时时对照约束自己,努力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83.
樊碧贞 《廉政瞭望》2018,(13):61-61
清朝时的威远县令李南晖是甘肃通渭人,因“耻以貌博官”,躲避皇帝大挑,所以直至56岁才被授予威远知县一职.在任14年间,他体恤民情、勤政务实,修城池、筑河堤、架桥梁、建书院、修县志……“百废俱兴,民心爱戴,欢若一家”,民间称呼他为“清廉知县”.  相似文献   
84.
父亲的石头     
父亲是个瘦弱的人,身高不到一米七。自我懂事时起,父亲每天都要高高举起院中100多斤重的红石头。春夏秋冬,无论打雷下雨,还是刮风下雪,父亲一天都没有间断过。  相似文献   
85.
钱军  卢娜 《法庭内外》2012,(12):43-45
一般认为在饭馆工作危险系数不大,老板往往借此借口不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试图侥幸省几个小钱。然而,当一女服务员下班路上发生事故构成工伤后,成了“终身员工”。2012年8月16日,江苏省海安县法院审结这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一审法院在对医疗费、工资损失、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鉴定费、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1777余元依法判决赔偿的同时,判决海安县某龙虾馆与黄月之间保留劳动关系,黄月退出工作岗位,并责令龙虾馆从2011年9月起按月支付黄月伤残津贴1671.75元;同时明确黄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龙虾馆停发伤残津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龙虾馆补足差额。  相似文献   
86.
有句英文这样说:Now sleeps the crimsonpetal,now the white,意即绯红的花瓣和雪白的花瓣如今都睡着了。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这意象像极了爹爹为我们建造的石头房子的门廊——我永远都记得每到春天来临,门廊上无数的鲜艳花朵,在微风中安卧,仿佛我们兄妹睡熟的童年。  相似文献   
87.
母亲石     
梁衡 《党建》2010,(1):29-29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  相似文献   
88.
胡笳清清 《各界》2010,(4):33-33
相传,猎人海力布因搭救了龙王爱女性命,龙王奖赏他一个能听懂动物言语的蓝宝石。有一天,他仍然到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飞鸟议论说:“我们快到别处去吧!明天这里附近的大山都要崩裂,涌出的洪水,泛滥遍野,不知要淹死多少野兽哩!”海力布就迕紧跑回村庄,对大家说:  相似文献   
89.
《检察风云》2010,(23):69-69
英国多塞特郡(Dorset)有一处美丽的海滩,乱石遍布,这里居住着号称英国最古怪的艺术家安德林·格雷(Adrian Gray)。他有一项诡异的绝活——堆石头。他堆出来的石头作品,让人屏息静气,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90.
石头梁,石头坡,村上欠账十万多,群众穿的烂索索”。8年前,流传在山阳县高坝店镇石头梁村的这段顺口溜。形象的描述了村里当时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