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9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49篇
工人农民   77篇
世界政治   4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0篇
法律   8889篇
中国共产党   1182篇
中国政治   4214篇
政治理论   653篇
综合类   309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1392篇
  2013年   1178篇
  2012年   1377篇
  2011年   1619篇
  2010年   1284篇
  2009年   1504篇
  2008年   1506篇
  2007年   972篇
  2006年   901篇
  2005年   830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620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01.
<正>1996年12月31日韩国制定了《关于公共机关信息公开的法律》(以下简称《信息公开法》),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韩国是世界第12个、亚洲第一个拥有信息公开法制的国家。但是1996年制定的《信息公开法》由于非公开对象的抽象性、模糊性以及对公共机关决定的不服等救济制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2004年1月29日作了全面修改。修改以后的法律于2004年7月30日开始施行。本文主要介绍韩国信息公开请求权的宪法依  相似文献   
2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除强化自身或系统内部的建设外,还必须重视加强外部监督,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工作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203.
读者圆桌     
《法治与社会》2003,(12):75-75
《法治与社会》创刊伊始,高挚“法治、民主”大旗,因此深受广大读者的关爱,我们在不懈的努力中,须臾不敢忘怀对读者许下的承诺。《法治与社会》经过四年的市场打拼,已经成为了比较成功的法制类期刊。特别是在宣传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已趋于成熟,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内容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具有前瞻性、法理性。立足法治,面向社会,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是我们一贯的追求。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把属于我们的这份刊物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4.
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领域历来就是学者们见仁见智的阵地。他们围绕着“所在地理论”和近些年兴起的“非当地化理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如何正确处理传统的“所在地理论”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关系是论争的问题之一。本文围绕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问题展开论述,通过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演进的分析,指出仲裁程序适用仲裁地法仍是当今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但是“仲裁程序适用仲裁地法”的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不再墨守“传统所在地理论”的陈规,而是注入了新内容的“现代所在地理论”。这个理论吸收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中的合理成分,是对传统理论的扬弃,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否定。  相似文献   
205.
近年来,申请办理机动车买卖合同公证的人数逐渐增多,大部分申请公证的当事人主要是不想过户登记,因为过户费用高,而不过户又不影响使用。但机动车有产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卖方为防止承担风险,在明知买方不能过户的情况下,在合同中约定,产生第三人责任时由买方承担责任,并就此合同申请公证。但目前,这类公证办结的却很少,原因在于,一是公证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二是风险承担问题。那么此类公证是否应予办理?应该怎样办理?  相似文献   
206.
刑法目的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法立法目的就是国家制定刑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刑罚目的,二者是系统与其组成元素、“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的关系。要充分地加以彰显、强调刑法立法目的。若要切实贯彻罪责刑均衡原则,惩罚犯罪作为刑法目的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具有合理性。应然地,我国刑法目的可表述为“为了惩罚和预防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国家的整体法秩序”。刑法的根本目的:“保护国家的整体法秩序”是上位概念。可分解为刑罚目的(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和人权保障目的两个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7.
张驰  彭水明 《法人》2005,(6):10-12
商号立法的启动对知名商号来说是福音,同时在某种程序上又会对其他法律、法规的修改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8.
李力 《中外法学》1989,(5):41-45
<正> 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法律观念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能量。因此,对中国传统的法律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颇有意义。本文拟通过"刑"、"法"、"律"字演变的阐述,来考察先秦人的法律观念及特征。一、"刑"字的产生、演变——"刑"的观念文字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语言是表达思维的最主要形式,不能脱离人的思维。因此,特定文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能够反映出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认识。文字的产生遵循着事物、概念、语言、文字四者相递产生的规律、事物在先,然后在人们的思维中产生  相似文献   
209.
吴云贵 《中外法学》1984,(6):59-63,49
<正> 一伊斯兰教法的专称"沙里亚",原指"通往水源之路",泛指"行为"、"道路",进入法律成文期以后又称"沙里亚法典"。教法以教义学为基础,基调是伦理性质的,它以"安拉"的名义,规定了一个穆斯林在宗教上、道德上和法律上应当遵守的一整套义务,因  相似文献   
210.
张波 《桂海论丛》2004,20(6):29-31
目前,中国正处在从人治文化走向法治文化的转型期,从法律文化转型的角度来看,公务员应该摒弃权力至上主义,确立法律至上意识;应该摒弃法律虚无主义,全面确立法的功能意识;应该摒弃法律工具主义,全面确立法的价值意识;应该摒弃法外特权观念,强化法的责任意识。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