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鞋”考     
张靖华 《前沿》2014,(17):200-202
人类由不穿鞋到穿鞋再到穿各种不同的鞋,鞋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被纳入礼制的规程,成了文化的载体。本文结合文献和出土实物从鞋的起源、鞋的名称、与鞋有关的礼制和民俗三个方面对"鞋"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42.
杨小莹 《学理论》2013,(15):120-121
晚清资政院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过渡性的议会机构,其议决法律案的职能在第一次常年会期间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备受争议的大清新刑律案,由于议案本身的复杂性及其所涉及的社会多方面的政治势力,曾导致该案一度搁置。资政院审议新刑律案所遭遇的重重阻力,体现了晚清宪政改革乃至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艰难进程。  相似文献   
43.
王瑞英 《求索》2008,(6):215-217
学界一般认为商代妇女地位崇高而西周妇女地位低下,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庸。商代与西周截然不同的妇女价值观是源自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本文通过甲骨文、金文并结合古代文献指出商周文化存在内在的传承性。试图分析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其演变的连续性,认为对商朝“牝鸡之晨”现象的借鉴是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
礼起源于祀神,后来扩展为吉、凶、军、宾、嘉礼仪制度,演变为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习俗、文学、艺术、经济、军事等在内的文化体系。礼制产生于中华民族的发轫期,囊括了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到周公发展成一整套以宗法制为主的礼制体系。周礼以道德为核心,以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为基本原则,以礼制为基础,德治、礼治为本,刑罚为末,相互配合。影响所及,历代王朝都重视重建礼制,通过礼治治国理政,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礼治社会。今天礼治在重塑道德风尚,重建伦理秩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仍然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礼制文化“尊尊、亲亲、贤贤”的视角出发,该文回顾了士人的历史演进过程。从其身份来看,该文认为士人可以分为士大夫与士绅两个社会阶层。并分别承担“政治与行政”和“文化与知识”双重角色。士人作为社会中间阶层,能够理解社会各阶层的需求,沟通社会和政府,从而发挥领导作用。士人不仅“尊德性而道问学”,而且由已及人,通经致用,明道救世,并在实践中呈现出不同的领导模式和风格。士人坚持“道统”,通过对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来领导国家、政府和社会,注重与“治统”相结合,注重教化与人才培养,提高社会凝聚力,形成了独特的领导之道。  相似文献   
46.
尤士洁 《世纪桥》2010,(21):21-22,60
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极其深远,渗透到古代建筑的各个领域。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礼制性建筑的大量出现;二是礼制思想在古建筑中的广泛体现。  相似文献   
47.
罗仲尤  黄建新 《湘潮》2004,(6):44-45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长沙岳麓书院陈戍国教授以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倾注15年之心血,潜心礼学研究,终于推出了我国第一部礼制通史,填补了我国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空白,被学界推为中国继曹元弼先生、沈文倬先生之后研究中国礼学的第三代代表。  相似文献   
48.
余茜  陈丽丽 《学理论》2014,(6):122-124
康乾时期留下的皇帝行宫遗址众多,然而由于缺少对其的历史记载,大多只是作为国家级旅游景区,供游客游览,缺少保护性开发。现在我们通过对康乾时期皇帝行宫基本礼制的探索,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达到挖掘故事,开展民族意识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陈广明 《民主》2011,(4):44-46
山西大同作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北魏建都(当时称平城)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大同现仍保存着丰厚的古都历史文化遗存,体现着皇城气象。有体现北魏宫城文化的平城遗址:有体现北魏礼制文化的明堂遗址:有体现北魏皇帝皇后陵寝文化的北魏金陵、方山文明太后陵;  相似文献   
50.
史继东 《理论月刊》2010,(8):134-136,165
柳宗元的《非国语》,针对《国语》中记载的那些关于卜筮、妖祥、天命、鬼神的内容,以及其他认为非儒家正统思想的材料,给予了猛烈而尖锐的批判。但这种批判是出于作者政治革新、辅时及物的目的,脱离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并不中肯;对《国语》文字上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对柳氏的这种疏漏做了系统的梳理,从而使我们在探讨柳氏思想进步性的同时,避免对《国语》的研究进入另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