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概念金字塔对法律价值的问题史进行梳理是研究法律价值的传统进路。然而,法律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对法律价值的认识应跳出"主体-客体"的研究范式。对法律价值的检讨可以基于自由要素展开。首先,从个体自由出发检讨个人主义在法律价值问题上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过程。其次,追问社会契约论视角下国家共同体建构问题是证明个人自由的实效性,以及检验共同体正当性的可行路径。而法律价值如何涵摄人权价值是探讨个体自由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22.
社会契约论是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基石,卢梭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卢梭声称,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虽然他没有定义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但他建议由公民团体组成的代议机构作为立法者,通过讨论来产生公共意志。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出发理解社会治理的社会基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
《团结》2010,(4):14-14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  相似文献   
24.
蔡超 《学理论》2023,(6):34-38
在近代西方由神权政治转向世俗政治的过程中,启蒙思想家提出并完善了一种契约国家理论。柏克从惯习的角度对契约国家理论展开了批判,认为实际的国家形态是由不同世代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建立在一系列的传统惯习基础之上。在思考政治问题时必须给予惯习充分的尊重。黑格尔从伦理的角度对契约国家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真正的国家应该是承载着伦理精神的功能性实体,个人只有借助国家环节才能够安放现世的自由。伦理国家应该不断发展出国家理性。契约国家观表达着个体主义的进步主义立场,惯习国家观表达着社群主义的保守主义立场,伦理国家观则表达着社群主义的进步主义立场。三种国家观的分别,大体构成了现代政治思想谱系中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的分野。  相似文献   
25.
26.
柯旭 《广东法学》2005,(2):21-25
关于税的本质的任何观点,本质上都是对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权力——权利关系的一种构建。不同的国家观念,将导致对税的本质的不同认识。传统学说多从经济的或者政治的学说来阐释这一问题,缺乏法律角度的审视。从法律角度阐释国家与人民对于税的权力——义务,必须跳出传统契约说的窠臼,借用信托理论来重新构建税的本质理论。税是一种以人民为信托人与受益人,以国家为受托人而成立的信托。人民与国家之间关于税的关系就是信托人、受益人与受托人三方之间关于信托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必须履行自己受托人的义务,忠实地为受益人服务。基于此阐发出国家应对人民负有的各项义务以及人民享有的相应权利。  相似文献   
27.
<正> 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想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里寻找理论根据。比如,有人引证伏尔泰的"我坚持反对你的观点,但我却誓死捍卫你说这句话的权利",用以论证绝对自由的观点。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句话并不能说明自由可以不受法律的任何约束。大家知道,"自由只服从法律"这句名言,正是伏尔泰说的。因此,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究竟怎样看待法律与自由的相互关系,而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他们在这方面的观点,实有加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8.
正长期以来百姓习惯称干部为"父母官";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契约论认为是百姓让渡权利才有政府,干部所吃公饷来源于百姓的纳税,故而干部又变成了公仆,百姓又变成了"衣食父母"。其实,离开了权利保障的基础,离开了双方理念的共识,无论是反感将干部称为"父  相似文献   
29.
刘超 《同舟共进》2014,(6):77-83
何兆武,历史学家、翻译家。1921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系。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历史研究著作有《中国思想发展史》等,译著代表作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  相似文献   
30.
程至强 《世纪桥》2009,(21):51-51
社会契约论》是政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成果之一。卢梭在著作中勾勒出了一幅理想化的政府构架的远景。很多观点不论是在启蒙时代的欧洲还是在今天的面临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本文在重温经典的基础上以分析契约的政治意义为切入点,解构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尝试对这一政治学经典多一种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