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域,史泰克和伯克的认同理论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认同研究取向.他们均以认同概念为核心创建了理解自我与社会之关系的理论,因而共享"认同理论"的标签.本文在分别对两种认同理论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的理论立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所存在的分歧.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搜寻"内部人"的视角盲点或他们有意无意忽略的重要细节,剖析两种"认同理论"的事实关系的另一面以及未能整合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22.
法律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无意识地带有传媒暴力,诸如过多的暴力镜头和犯罪过程的详尽刻画.这种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是吸引和猎奇带来的麻醉负功能,刻板印象和信任危机带来社会价值观扭曲,角色扮演和满足发泄欲望的模仿带来冲动犯罪,传播的不平等带来对已犯罪青少年再社会化的阻碍.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大学生杀人行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杀人案例进行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杀人行为的特点和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4.
主持人的话     
在研究方法方面,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量化研究的传统,认为量化研究是成熟科学的标志。最近几年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质化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已经引起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视。心理学同样也受到这一新颖模式的吸引,开始反思传统的量化研究方式,在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关注并广泛使用质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多发,方式日趋激烈,对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对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参与人群的社会心理进行细致分析,反思具体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6.
笔者在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处社会心理学专题组资助下,自1987年起对上海市某两区近8000对夫妇自登记结婚起就分阶段定期随访。至今已近8年,详细了解该队列夫妇于新婚及婚后5年时避孕、生育、性生活、婚烟、家庭及社会状况等多方面的动态变迁。5年随访率达98.4%。经过近10年的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包括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多种统计措施,现已获得大量一手资料,为了解当代东方夫妇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群来源。本次我们对上海夫妇新婚及婚后5年时对各自婚姻及性满意状况及自我评价等作动态描述,分析是在所有完成有关夫妇性生活问卷的7207位妻子及6780位丈夫中进行的,它为我们展现了东方夫妇特有的婚姻及性爱地图,也为开展婚前后期性健康教育,婚姻与性功能障碍咨询,提高我国夫妇性与婚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个通过教育使受教者改变其原有的价值体系,树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符的价值体系的心理过程。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笔者以社会心理学为视角,运用平衡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基模等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进行建模,从教育者、受教者、环境与内容、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分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8.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是当前各国刑事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主要因素。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着眼,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定义入手,探讨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现状、特征及对策,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9.
李立  陈星 《新视野》2007,(4):91-93
台湾目前选举文化的形成,有政治制度及其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资源分配模式的影响,这种因素构成了台湾社会选举文化形成之"硬"的一面;而从影响文化之"软"的因素上来说,其形成则是由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传统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影响使然。台湾选举文化所呈现的景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思维模式在西方选举模式下的冲突与妥协,其背后所蕴含的预设,其实是中西两种文化的紧张,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到制度的创制,而且,在若干情境下,还有相互抵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