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代化理论产于20世纪50年代,对社会心理与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探索,形成了现代化理论中的社会心理学说。现代化理论中的社会心理学说的学术思想渊源、基本理论观点、多重分析视角和主要学科取向等因素,造成了现代化理论中的社会心理学说的学科优势与研究缺陷。  相似文献   
72.
在警察队伍管理及教育训练工作中运用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从社会学的宏观角度以及心理学的微观角度,描述警察职业生涯发展的涵义、影响警察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以及警察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特点,对于有针对性地做好警察教育训练工作,有效地培育警营文化,激励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归因问题的提出始于本世纪40年代,是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社会行为做原因推论的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7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所谓归因理论(多称归属理论),就是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推论和解释或是判断其原因的信息理论。归因理论研究人如何理解和解释行为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们可以把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归之于个人的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及机会运气等因素。  相似文献   
74.
75.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趋势。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是因社会事件没有满足人们需要而引起的,从众、感染、暗示与模仿、责任分散、去个性化、流言等社会心理机制导致群体性事件规模扩大,群体性事件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人群聚集、刺激与暗示、情绪感染和情绪爆发几个阶段,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成员可以分为一般成员和骨干成员,不同类型参与者带着不同的心态参与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76.
众生皆有“面子”。每个人都希望维护自己的“面子”,甚至是从社会关系中增强自己的“面子”。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面子”是个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的自我认同或他人认同。个人在社会环境下的自我认同,主要来自于社会关系网中的角色定位。社会角色不同,决定了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具有的“面子”的差异。  相似文献   
77.
提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发生危机事件。从危机的控制和处理角度看,对大众社会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与有效控制和疏导,将直接影响危机事件的走向和结果。第四讲:公共危机中的社会心理管理  相似文献   
78.
《学理论》2016,(2)
公信力是行政学领域的传统研究课题之一,随着对公信力的研究深入以及实证性的研究要求,公信力逐渐从行政学研究领域走了出来,成为一个跨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热点。社会心理学界出于自身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要求,对公信力这一研究主题越来越关注,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公信力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前,公信力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崭新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9.
程波 《北方法学》2016,(1):16-24
法律权威需要寻找一些方法,以解决冲突并增进和协调人际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考察中,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围绕"程序正义(procedural Justice)"以实验方法展开的研究成果显示:程序和程序正义在解决纠纷方面存在巨大的潜能。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角度,程序正义的社会心理学及其在美国社会的冲突衡量与评价、冲突转型的治疗分析以及冲突解决策略的可行性认识等方面,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也有助于我们分析美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 (ADR)适用的各种情境。  相似文献   
80.
程序公平社会心理学兴起于1970年代西方学界,1990年代以来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尚未受到中国学者的充分重视。本文对程序公平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的介绍,并展示了它在法律、政治和公共管理领域的运用。本文详细讨论的三个经验研究——桑赛恩和泰勒对公众对纽约警察的支持、张光等对中国农村居民选举行为、鲁宾对美国国防部人事管理——都表明,程序公平知觉是决定组织合法性及其绩效的主要决定因素。论文最后就程序公平社会心理学运用于中国个案的重要性做了简要的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