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话语的秩序"--福柯话语理论的一次重要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的秩序》是福柯话语理论中具有重要过渡意义的一个文本。其中,福柯不仅深入分析了话语的内部结构及其特征,而且分析了话语外部的控制因素,将话语与权力、社会机制联系在一起,从而开拓了话语的外部空间。这既是福柯对自己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昭示了福柯话语研究中新方法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42.
福柯的理论体系中,装置是指向自下而上的权力生成策略及其网络,是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体化过程的批判性范畴。福柯刻意回避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范式,但他对资本主义权力装置的理论分析,本质上并没有离开过生产范式。福柯关于资本主义权力装置的阐释,遵循了客观的历史逻辑,坚持了历史辩证法,为我们丰富和发展生产范式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性批判来看,无论从阐释范式的创新还是理论的实际效应看,福柯对装置的理论阐释留下了诸多缺憾:权力建构阐释上的系统性缺憾,权力批判性认知上的充分性缺憾,权力超越阐释上的主体预设缺憾。  相似文献   
43.
福柯的暴力社会学思想是对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顽疾——暴力实践进行批判和反思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福柯看来,暴力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依赖于权力的理性、目的和具体情境中的实践。通过分析现代生命政治的理性,福柯认为生命政治是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并据此对以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之名进行屠戮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4.
张中 《法国研究》2011,(4):1-11
福柯曾经一度十分迷恋文学,并且也写过大量的文学评论文章。可以说,文学曾经给予福柯极为深刻的启发。尤其是,福柯从巴塔耶、布朗肖那里发现了“异质”、“越界”和“外界”经验;而这些正是福柯一直孜孜以求的,关于“外部”的思想和体验。因为渴望自由,福柯通过文学和语言的“越界”,希望真正达到思想的自由空间。不过,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后,福柯基本不再直接谈论文学;他转而谈论“话语”。在他看来,文学就是一种话语空间;它直接就是话语操作和实践。同时,福柯进一步认为,作为虚构的文学在本质上和真实的思考是趋同的。更重要的是,文学就是自由,就是反抗,就是“反记忆”。  相似文献   
45.
畅销榜     
《新民周刊》2012,(15):91-91
  相似文献   
46.
福柯把生命政治看作西方自18世纪起试图使人口特有的现象向治理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变得合理化的某种方式。鉴于健康、卫生、出生率、寿命和人种等这些人口的重要因素并未被福柯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我们可以恰当地说,诚如福柯自己所言本年度课程只是“生命政治”的导论,  相似文献   
47.
马克思与福柯都对现实的人进行了深度关切与多维度论证。在内涵的问题上,马克思从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类存在物、实践存在物和历史存在物等五种属性进行了理解;福柯从现实人的所是、所思、所行等三重特性加以解读。在现实人的塑造上,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是主要途径,福柯则主张微观权力运作。在解放方案上,马克思强调社会革命的路径,福柯提出了生存美学的方案。马克思的论证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总体角度,而福柯侧重于从微观的角度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8.
福柯的学术话语中,身体是权力的基点,是刑罚的受体。从身体的视角考察福柯的刑罚思想,可以发现,身体负载着权力、规训、控制、监禁等诸多法律意义。通过身体改造灵魂,使刑罚走向理性化和制度化,人的社会意义进一步澄明。  相似文献   
49.
福柯学术研究真正的内在动力,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而非学院作派的纯理论。伊波利特重构黑格尔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思想世界的全景门窗,这对于福柯自己以后要踏上的另类思想构序之路是至关重要的,而杜梅泽尔关于欧洲古代社会史的文化总体的整合视角是福柯后来文化认识型的引导性缘起之一。用理论模式和概念工具来观察科学史的内部结构转换进程,彻底摆脱经验堆砌和知识性的量的进化的传统思想史模型,这是康吉莱姆给予福柯的最大的方法论构式启示。  相似文献   
50.
晚年福柯的思想发生了转向,由前期关注权力问题转向了后期的"生存美学"。在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中,除了关怀自身这一核心内容之外,还包含着其它极为丰富的内容,如生活艺术化、确立个体与自身的关系、自我的技术与生存风格、伦理学与美学的交融等。在当代西方社会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与阶级差别的情况下,福柯提出用生存美学来反抗现代规训权力只能是类似于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它在反抗强大的现代规训权力方面起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