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5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对基本要领或名词的科学界定是所有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本文对“非公有制经济”及相关的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私有经济、外资经济等概念作出了分析和说明,并提出统一使用“非公有制经济”和“私有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2.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案,确定了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原则,体现了宪政的本质要求促进了人权事业的发展,同时巩固并推进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3.
薛涌 《南风窗》2007,(10):44-47
写这个题目,是基于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想:产权的确立,要以社区自治为框架。农村的联产承包是中国改革的起点,是伟大的制度创新。为了使未来的市场经济继续从这种制度创新中获益,我们就需要从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基础的西方产权传统中寻找与之可以对接的资源。因此,我从最浅层次开始,在英文中寻找“承包”的对应词汇,  相似文献   
164.
美国与德国隐私信息立法与政策框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Christian Bach 《电子政务》2008,200(5):123-127
比较研究了美国与德国隐私信息方面的立法与政策,发现两国在保护隐私信息方法上的显著不同,美国认为自我监管与部门化监管的方法有助于建立透明的法律环境;此外,美国立法强调保护公共单位所持有的个人信息,而对私有单位及其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使用和传递没有过多限制.而在德国,法律统一限定了私有部门和公有部门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传递,并由一个机构监管执行,这些差异并没有随全球电子化市场的发展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5.
财产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范畴,而更多地表现为历史的范畴,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反映。制度的形成往往渊源于思想的启蒙,制度的变迁往往也是思想嬗变的结果。在每个历史时代中,财产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关系下面发展着。如果关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的态度已在逐步地由侧重于绝对保护到相对保护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转型。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对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则走过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6.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不久前通过了物权法。就加大国有资产保护力度、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征收补偿、小区业主权利等物权法中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67.
据国家有关部门披露,近几年国有资产以年均5%的速度流失。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每年流失1000亿元,日均流失3亿元。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共同调查的一起案件中,一笔价值1亿元的国有资产,竟被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私有企业。在环境污染方面,酸雨、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问题无一不与违法行为有关,且已经相当严重地影响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诸如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通信、  相似文献   
168.
腐败,从本质上讲就是权力观的扭曲,不正确的权力观会使权力变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私有的权力,就产生以权谋私。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的权力观是:唯我独尊,无论大事小事由他说了算,为所欲为,全然是家长制作风。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的权力观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休没本钱”。有这样的权力观,必然导致他们走上腐化堕落,违纪违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9.
在中国的当代,否定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中存在剥削的理论不符合客观经济事实.但是,劳资双方原有的对剥削的理性认识及其意识形态观念应该改变.剥削具有客观经济必然性,不可能消灭,只能调节和限制.  相似文献   
170.
董介林 《理论前沿》2004,(12):14-15
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