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76篇
中国共产党   497篇
中国政治   478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7,(5):101-102
美天文学家称观测到已知最遥远星系;科学家发现两种蛋白质抗癌抗衰老;科学家找到防止水冻结的天然物质;动物实验发现与胆量有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摘录自美国科学院 ,美国工程科学院 ,美国医学科学院 ,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科学家行为准则———《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的有关章节。  相似文献   
13.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7,(21):72-73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这是“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邹承鲁,中国生化界的泰斗级人物,年轻时曾经参与了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人工胰岛素合成,近些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勇敢地站出来抨击很多科学界的不良现象。在人们的心中,这位八旬老人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科学道德的守护者,是一位有良知、有责任感、敢说真话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5.
赵奎生 《民主》2004,(1):36-36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光绪间翰林。1902 年,与章炳麟等发起组织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1904 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次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后病逝于香港。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5,(3):108-108
欧洲7国科学家发现了手机电磁辐射会破坏实验室中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的新证据。这些科学家发现,当人体细胞受到辐射强度在每千克0.3瓦特~2瓦特的电磁波干扰时,单个DNA片断就会断裂。辐射越强,接触辐射时间越长,人体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就越大。研究人员指出,这种DNA损害可能会导致癌症。现有手机的辐射强度为每千克0.5瓦特~1瓦特,与上述这个区域有很大的重叠。  相似文献   
17.
回忆钱学森     
钱学森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人类航天科技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18.
杨银禄 《党史博览》2013,(10):51-54
吴阶平,名泰然,号阶平,1917年1月出生于汀苏省常州市,是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第八、九届全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担任中共中央领导人保健小组组长,为保障党和因家领导人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付松 《当代贵州》2013,(18):14-15
在本届中国科协年会首次举办的国际科学大师论坛上,5位国际科学大师发表了精彩演讲,将前沿科学带到了普通民众身边,让人们深切体会到科技进步引发的巨大变革。人物名片: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2):107-107
美国航空航天局一名发言人目前表示,一个机器人探测器将于近日在寒冷的格陵兰岛以漫游的形式收集数据,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这片浩瀚冰原的变化。据称,这个名为“格陵兰远程遥控探索研完车”的机器人将携带探地雷达来研究冰雪是如何层层累积以至于最终形成冰原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份新闻稿显示,去年夏天异乎寻常的高温导致约97%的冰原表面融化。科学家们希望机器人能够探测在此之后冰层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