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曹修华是农一师七团五连的普通职工,2009年他承包的138亩棉花在遭受了低温、大风、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依靠科学管理和踏实苦干,年终籽棉单产达465.9公斤,获利15.8万元,成为团场远近闻  相似文献   
12.
正曾经,她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拾花工,而如今却是一个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的女能人。她带头承包低产田,带头实施新技术、新措施,自己富了还带领周围的职工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成了团场科学种田、勤劳致富的榜样,她就是农一师八团五连职工张升会。今年43岁的张升会,1991年怀揣着对西部的美好憧憬来到了八团拾花挣钱,她早出晚归,饿了吃一口馍馍,渴了喝一口大渠的水,就这样日复一日,共拾花8000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如东县虽已基本实现小康,但该县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农民、贫困职工仍达2950户,约占总户数的1%。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共富共建”挂钩活动,下发了文件,召开了动员大会,机关和村、镇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县委统战部挂钩苴镇,分工常务副部长、民宗局副局长、人事科科长等5人具体抓帮扶挂钩工作,开展了“四帮”活动,即:思想上帮“志”,给农民上政治课、科技种田的辅导课,使他们认识人穷志不穷,科学种田产量高;生活上帮“困”,组织人员送药下乡,救助失学儿童上学;项目上帮“扶”,资助贫困户发展养殖项目;劳务上帮“移”,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到企业做工。统战部负责牵头的四个部门都完成了县政府交付的帮扶计划,帮扶挂钩镇兴办民营企业24家,个体工商户24户。目前,该村贫困户基本脱贫,有的走上富裕之路。统战部被县委评为扶贫挂钩先进单位,1名统战干部获得县委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4.
《兵团工运》2011,(9):3
<正>李春霞,农十二师一○四团九连职工。她善于学习、勤劳致富,通过科学种田,在农业生产一线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成为团、连有名的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2008年,荣获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称号;2009年,荣获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为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使全团职工更好地掌握科学种田的新本领,农二师三十团工会注重加强对职工科技技能的培训活动,全方位地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活动,使职工群众熟练掌握了各种科学养殖、种植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余桂林 《民主》2006,(1):20-21
“以前种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真苦。现在是科学种田,机械化作业,轻松愉快,真甜。”这是江西一位种粮大户、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形容江西省实施农机补贴政策给他带来的实惠。是啊,你看他:耕田用的是旋耕机;栽插用的是抛秧机;植保用的是机动喷雾器;收割用的是联合收割机……耕、种、管、收几大重体力活都是机械作业,能不高兴吗!  相似文献   
17.
尹北海 《湘潮》2011,(9):41-43
1955年1月,我从安江农校毕业后分配在湘潭地区农业部门工作,至今已55年,其中在职工作42年,在农村办点26年,前后共办点11个,足迹遍及长沙、浏阳、湘阴、攸县、醴陵、湘潭等县。回忆科学种田的往事,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8.
<正>"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为我们孩子上学解决了学费问题。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关心,科学种田,早日脱贫致富。"这是9月6日,农二师三十团工会主席给园林七连的6户困难职工家庭发放"金秋助学"捐助资金时,受助的困难职工感激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正>那是1995年秋天,农七师一三○团三连从事机务工作的朱绍奎,秋收时到棉花地里帮助农户拾花。在一块棉田里,朱绍奎为了排棉花行子和一名陕西拾花工高蕊娥起了争执,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他俩从此相识了,经常一起拾花,朱绍奎帮她扛袋子,高蕊娥则帮她打饭、缝补花兜花袋,一来二去,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意,  相似文献   
20.
"连队职工,光靠种地是发不了大财的。"当笔者说明来意时,性格直爽的邓大安爽快地接受采访,并道出自己多元创收的秘笈。邓大安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要想腰包鼓起来,既要‘种西瓜’,又要‘捡芝麻’。"邓大安是十师北屯市一八七团七连职工,近年,头脑灵活的他,走外出包地与农资销售联合经营发家致富路子,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