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98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440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38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廖黄鹏 《法制博览》2023,(15):82-84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突出揭示了刑法在应对数字化犯罪中的不足。数据刑法的构建面临着迫切的社会需求。电信网络诈骗的数字化特征主要为财产损害的数字化、行为特征的操纵与配合以及风险的全局化,现有我国《刑法》在对其应对上存在客观方面构造局限、法益评价狭窄和情节类要素适用模糊的特征。对此,数据刑法要求刑法在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应对上重新定位相关罪状表述,在诈骗罪构成要件上宽松化理解;扩大法益类型,纳入信任法益;对情节类要素独立化处理,使其等同于数额要素。  相似文献   
72.
王静 《法制博览》2023,(3):80-82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涉众性集资诈骗案件数量相应增多,并且形式多样变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涉众性集资诈骗经济犯罪的法律适用要求,故此,应确保案件审理、判定有据可依,促进金融市场秩序规范化。本文首先介绍集资诈骗的定义及法律特征,接下来针对涉众性集资诈骗经济犯罪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法律适用问题处理的具体措施和主要方法,探究防范涉众性集资诈骗经济犯罪的策略,力求大大减少经济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73.
江川 《法制博览》2023,(31):6-8
互联网、网络应用、移动支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犯罪模式从线下转向线上、从现实转向隐秘提供了温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呈现井喷爆发之势,改变了传统诈骗犯罪的作案模式,为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推进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以河北省宁晋县为例,总结了近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案情况,从基层视角分析了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完善立法、扩大宣传、综合治理三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74.
李丹 《法制博览》2023,(7):13-15
当前,新型涉网诈骗犯罪案件正处于势能集中释放期,近年来已成为刑事发案中升幅最高、涉案损失最大的新型犯罪,具有受害面广、涉及范围大、涉案金额高、手段智能隐蔽、集团化产业化等明显特点。针对对其打击存在的侦查难、取证难、追赃难等突出问题,公安机关应优化从赃款、工具、手法等作案条件入手的侦查途径,完善摸底排队、查询冻结、电话技术侦查、网络侦查等相关信息化数据侦查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申淑平 《法制博览》2023,(8):124-126
近年来,网络诈骗在高校校园中屡屡发生,校园网络诈骗已经不单是校园安全问题,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校园网络诈骗的成因较为复杂,除了网络安全教育缺失以外,隐私严重泄露、网络监管不力、防诈力量薄弱、安全技术落后等均导致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难以根除。鉴于此,本文重点从安全教育机制、隐私保密机制、网络监管机制、协同反诈机制、技术防护机制五大方面出发,探讨了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防范机制的建设思路,以期为校园网络诈骗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6.
马武阳 《法制博览》2023,(9):100-102
在司法实践中,诈骗罪是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中最为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近年来,诈骗案呈多发高发态势,且新型诈骗层出不穷,尤其涉及合同履行类的诈骗案因与民事纠纷相纠缠,导致检察机关的办案难度越来越大。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属于诈骗行为,能否构成诈骗罪,该行为到底是刑事诈骗还是民事欺诈,已经成为办理诈骗罪案件的痛点与难点。本文将从一起诈骗案入手,讨论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的区别,为办理相关的诈骗类案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7.
薛灿 《法制博览》2022,(11):108-11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九条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来,该罪名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洗钱等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犯罪分子的手段日益专业化、精密化、隐蔽化、金融化和科技化,"卡商""卡农"的出现为打击此类犯罪制造了较大障碍,...  相似文献   
78.
陈智  周利平  肖宁 《法制博览》2024,(12):15-17
当前,网络诈骗事件频发,诈骗手段更新加速迭代升级,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群体,这不仅对大学生的财产、生命安全、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对学校的校园安全稳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围绕云南省高职院校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管理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校网络电信诈骗的形式、特点和原因,梳理防诈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构建保障制度化、教育法治化、课程前置化、队伍专业化、宣传全员化的“五化一体”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9.
数字     
98.4%2020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4%。2020年1至11月,全国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下降9.3%,一、二审裁判生效后息诉服判率达97.9%.1200亿元2020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3万名,拦截诈骗电话1.4亿个、诈骗短信8.7亿条,为群众直接避免经济损失1200亿元。  相似文献   
80.
网络诈骗作为诈骗罪的特殊形式,具有专门的入罪与量刑标准。与传统诈骗相比,网络诈骗的入罪门槛低,量刑相对重,准确认定网络诈骗对于正确定罪量刑,实现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司法解释并未明确网络诈骗的概念,且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致使网络诈骗的司法认定成为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正确认定网络诈骗,首先是要厘清普通诈骗与网络诈骗的区别,以解决罪与非罪的问题;然后要厘清网络诈骗与特定网络环境下盗窃、赌博及信用卡诈骗的区别,以解决此罪与彼罪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