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感。正是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不断整合创新,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2.
黄耀春 《前进》2008,(9):35-36
寿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西晋太康年间建县,有着2000多年的文明传承史,文化积淀深厚,曾诞生过清三代帝师祁隽藻等历史名人和女英雄尹灵芝烈士,还相继荣膺“中国寿星文化之乡”、“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等美誉。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坚持“四个结合”,努力促进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相融互动,一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人文寿阳”正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建设文化名县成为全县上下一致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43.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自然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具有高、大、奇、绝的特征,分布着青海湖、江河源、可可西里、塔尔寺、原子城、昆仑山等堪称世界绝品的顶级旅游资源。青海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11处,国家级旅游景点52处,省级旅游景点数百处。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400多项,有不少旅游资源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44.
现阶段,国内还有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依赖有利的国家区域政策、粗放式规模扩张、偶然的市场机会等因素而阶段性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文化积淀不深、管理准备度不够、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的成长性矛盾。企业做大的幸福与成长做强的痛苦,困扰着众多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家。  相似文献   
45.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其中会馆文化就是个重要的话题。我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会馆最早见于明朝,其发祥地就在北京。  相似文献   
46.
物理学家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汇川人不都是搞物理的,但他们手中同样握有属于自己的支点与杠杆,那就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因此他们自信地说:我们一定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创造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47.
赵丽惠 《支部生活》2009,(11):34-34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的龙川江和怒江之间,与缅甸隔江相望,有国境线19.71公里;全县居住着汉、傈僳、彝、傣、阿昌等23个民族。为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龙陵县以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淀为基础,围绕七个目标、突出七个结合、搭建七个载体、采取七项措施,着力结合民族民间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48.
陈薇 《世纪桥》2014,(10):31-32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本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阐释了凝聚中国力量的三个依托:政治优势、经济实力、文化积淀。政治优势是凝聚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经济实力是凝聚社会发展的稳定力量;文化积淀是凝聚中国前行的引领力量。  相似文献   
49.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沿着正确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具备正确的历史观。本期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围绕“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历史虚无主义是对民族精神的消解”“民族精神孕育道路自信”“百年奋斗史: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弘扬”,推出特别策划——“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50.
《学理论》2016,(7)
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城市面临着不同的建设难题,针对年轻城市文化底蕴薄弱的现状,学者提出了"文化流动理论"来解决城市文化贫瘠的问题,同时有力地批判了"文化积淀论"。从中国目前的城市文化建设情况来看,不只是新兴起的城市需要文化上的建设,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都也应该对潜藏的文化底蕴进行新的阐释。城市文化建设所运用的理论:"文化流动"与"文化积淀"是并行不悖的,这两者只是文化同一本质不同视角的表达。文化流动理论不仅适用于文化底蕴薄弱的城市,同样也适用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积淀论"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