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李世玉 《中国公证》2013,(10):15-17
从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刊载并随即列为全党整风学习文件.到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全党要继续保持“两个务必”:从1984年8月31日邓小平同志欣然题写“西柏坡纪念馆”馆标并在四年后委托黄镇将军问候老区乡亲,到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专程前往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深怀浓烈的西柏坡情结。这种情结.源自对群众哺育之恩的铭记:源自1949年3月23日一代功勋立誓“不当李自成”.带着共和国蓝图和人民的嘱托。起身“进京赶考”那一刻:更源自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82.
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传统佳节——端午的节日符号。作为屈原故里秭归的党校理论宣讲员,我觉得宣讲屈原责无旁贷。然而,应不应该宣讲、与宣讲什么、怎样宣讲、宣讲是否受欢迎、是否有效果,却不能等同。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人认为,屈原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较远,难以理解;有人认为屈原的传世之《楚辞》晦涩难懂,不似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般拥有大量读者;还有人认为,讲屈原就是秭归的事,外地人谁感兴趣啊。尽管宣讲屈原文化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我努力做了一些尝试,没想到却收到了  相似文献   
183.
简奕 《红岩春秋》2013,(6):9-14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警世名言。它的产生,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有着一种密切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184.
甲申本是个很平常的年头,因为有了郭沫若的历史名篇《甲申三百年祭》,又有了毛泽东同志将此文推荐给全党作为整风文件学习的按语,才变得格外有意义起来。当然,说到根上,这一切又都因为李自成的成功进京和迅速溃败都发生存这一年。今年.又逢甲申,鉴古思今,自然有很多感慨要发。  相似文献   
185.
薛鑫良 《民主》2004,(5):37-40
1944年3月19目至3月22日,重庆《新华日报》全文发表了郭沫若先生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  相似文献   
186.
李银兵  黄琳 《前沿》2010,(9):146-149
格尔茨在宗教研究中提出把研究宗教思想中形而上学的概念和具体的社会和心理作用相结合,以便达到更加准确认识宗教意义的研究理路。文章就是力图在准确理解其宗教研究思想基础上,着笔对花腰傣民族的宗教信仰"祭社"进行格尔茨宗教研究理路指导下的意义系统和现实作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7.
《东君》一直都是在有关《九歌》研究中颇受争议,尤其是对《东君》在《九歌》中的位置,因其涉及到"东君"在荆楚之地巫祭的神次和楚人的巫俗心理认知。论者认为应保持王逸《楚辞章句》的原貌,即《东君》位居第七,而不是位尊第二位,此文略加论证。  相似文献   
188.
广西龙胜宝赠村侗族的萨岁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燕 《传承》2009,(10)
在广西龙胜乐江宝赠村上寨,每年的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卯日是宝赠萨岁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当地人都会为萨岁举行隆重的祭萨活动,不仅有传统的祭萨仪式,还有现代的文艺表演,人们祈祷萨岁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  相似文献   
189.
林森 《今日民族》2008,(9):15-18
傩舞,是一种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文化遗存。至今惟存于青海隆务河畔同仁县年都乎村的“於菟舞”,就是这种傩祭活动的珍贵活标本。这种民间风俗活动生命力极强,延续和传递着古老的文化信息,也折射出今天青海土族人的民族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90.
“探路者公司帐篷被哄抢”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灾民哄抢行为罪与非罪界定的讨论,紧急避险的抗辩和权利冲突理论告诉我们极穷状态下的哄抢行为并非犯罪.因为此时对生命的尊重与保障处于最为优先的地位,而划清罪与非罪界限的关键节点则在于对极穷状态的界定。极穷状态的第一个前提是。由于时间和物资等实际条件的限制。国家无法及时、全面提供救援或者国家无法提供充足的救援物资,个人只能展开自救;极穷状态的第二个前提是,于这些维系生存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存物资或缺者,即处于极穷状态之中。极穷状态生存权行使的一个重要原则:不能危及其他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