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58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353篇
中国共产党   982篇
中国政治   1162篇
政治理论   586篇
综合类   118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平 《法制与社会》2013,(28):233-234
课程设置是一项看似简单但却相当复杂的项目。法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培养的法律专业人才是否合格。可见,课程设置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规律以及对于法律的理解都会对法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产生一定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2.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所指的是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专门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人才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73.
金耀龙 《法制与社会》2013,(36):145-146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课程理论,从新形势下中国检察教育培训课程改革与创新为出发点,具体从培训主体的理念更新、培训课程整体的设计创新、培训课程内容的创新、培训方式的改进、培训资源的拓展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检察教育培训课程改革的些许思路,以适应当前检察教育培训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一抛砖引玉之举。  相似文献   
74.
一、发展历程法国的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公民教育课程的国家。法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按照共和国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的政治意识和道德素质。简单说来,法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以下的过程。公民教育的确立阶段。为摆脱宗教对民众思  相似文献   
75.
余靖静  程灏 《浙江人大》2012,(11):64-66
2012年秋季学期起,浙江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根据方案,高中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一。刚刚开学,浙江为即将进行的改革做了哪些准备?暂不与高考衔接,改革是否会缺乏动力?如何避免改革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差距?记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6.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在一系列著作中对法与经济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一方面阐明了法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另一方面也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对法的内容、体系及其价值进行了批判。这些经典阐述,对于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律体系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两者的关系入手,得出法发的独立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
《学理论》2015,(15)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对学生们日常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78.
大学与社会系统本质上是互为依存的耦合共生系统.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大学与工业4.0深度耦合,围绕知识活动规律来培养专门人才,基于内外协同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理应成为不同类型大学的共同选择.大学人才培养与工业4.0耦合共生的关键是:围绕知识活动主线,形成自组织能力和外部适应力的动态平衡机制,以人才供需耦合为根本,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前提,资源与平台整合为支撑,课程与模式匹配为核心,促进宏观层面集群耦合、中观层面资源耦合、微观层面模式耦合,建构与产业集群对接耦合的特定专业集群、共享平台和课程模式,其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才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9.
欧阳秋 《学理论》2012,(24):234-237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以学校自评的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作为校本课程实施主体的中小学校对自身校本课程实施的看法,对全面把握校本课程实施现状,思考完善策略有意义.通过对长沙市39所中小学校发放自评调查表,结果显示:1)各学校对本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评价良好,组织完善、方案科学、课时保障、课程成效自评分值较高.2)学校之间的校本课程建设存在不平衡的现象.3)课程方案中的需求分析问题较大,校本课程开发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因此不能为课程方案设计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支持.4)课程门类不够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不具备较强的适应性.5)课程评价方面,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工作都做得不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80.
今年以来,《求是》杂志在第1期、第4期、第7期相继刊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正视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共三篇署名"秋石"的文章。"道德三论"引起读者广泛而强烈关注,就此《人民日报》进行了详细解读。本刊特分三期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