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93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各国政治   1202篇
工人农民   1337篇
世界政治   30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42篇
法律   11198篇
中国共产党   30779篇
中国政治   44876篇
政治理论   7608篇
综合类   10704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576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1019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1170篇
  2015年   2202篇
  2014年   7473篇
  2013年   7764篇
  2012年   9681篇
  2011年   10596篇
  2010年   11118篇
  2009年   10628篇
  2008年   10080篇
  2007年   7197篇
  2006年   7712篇
  2005年   5472篇
  2004年   4823篇
  2003年   4218篇
  2002年   3830篇
  2001年   3165篇
  2000年   2921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新生力量,能否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扩大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力量的大事。当前,部分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成长中还存在着思想政治素质不够硬、本领恐慌、法治意识淡薄、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不强等问题。对此,应从构建培养工作机制、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构建关爱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是创造历史奇迹的攻坚战。中国的济贫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幅生动的非常时期“春耕图”:2月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1300多支服务队进园到田,钏足劲帮助农民抢农时,以各种方式为农业主体备耕生产纾困解难。以深化“三服务”为开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系统启动“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党员干部联村联企联基地,送政策送技术送帮扶,落实防疫任务生产任务发展任务,全力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6.
17.
各类高水平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省会的城市资源、价值优势与新区的战略空间、政策机制创新优势叠加释放,贵阳贵安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8.
查斌仪 《群众》2019,(1):27-28
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全省金融系统将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个坚持”、进一步“六稳”的总要求,围绕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关于2019年工作“进、稳、新、深”的部署,以务实举措持续推动全省金融稳健运行,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面对复合型城市危机,复合空间视角可为超大城市韧性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以风险发生的可能场所为标准,复合空间可划分为物理、虚拟、经济、社会与规范空间.基于系统理论,通过分析国内七个超大城市韧性建设现状与困境,借鉴域外超大城市韧性建设经验可知:只有明确复合空间系统结构、充分剖析各子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才能实现空间潜力的最优配置与整体效益最大化.研究发现,不同空间组成的"三生空间"可以基本涵盖超大城市韧性需求,未来须保障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推动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形成超大城市韧性建设的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20.
詹懿 《当代党员》2021,(5):34-34
重庆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走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围绕相关问题,日前,CQDK全媒体记者专访了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詹懿。CQDK全媒体:您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是什么?詹懿: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和大力发展外贸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