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67篇
中国政治   1188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11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作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的中国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始终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来开展工作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统一战线成立80多年来,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紧紧贴近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做好“四个服务”,为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2.
为了进一步开拓统战工作新领域,打开文化领域统战工作新局面,找准发展统战文化的着力点,亟须认真研究和廓清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以求通过认识上的提高取得实践中的主动。一、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增强党执政能力的要求出发,深刻认识统战文化的历史定位,以认识上的提高去争取实践中的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战工作已经由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拓展,而文化统战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新的工作领域,不管我们主观上意识与否,认识如何,都已成为亟待我们开拓的新的工作阵地。那么,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在文化领域我们开展统战工作也…  相似文献   
23.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来源,除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应当包括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  相似文献   
24.
山东省临邑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并要求统战干部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推动统战工作上水平。一是认真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思想建设相结合,要求统战干部把学习“八荣八耻”纳入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转变作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服务群众相结合。要求统战干部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扎实服务广大党外人士之中。三是勤奋工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推动各项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25.
根据木桶理论,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中国目前的硬实力明显增强,但包括文化在内的软实力还较弱。所以,无论从眼前看,还是从长远看,  相似文献   
26.
1月26日上午,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晓渡同志出席统战系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并对进一步做好统战系统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27.
张安 《党史文苑》2006,4(2):36-37,44
毛泽东统战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为运行核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运行目标,以实践为运行原则,以既联合又斗争为运行方法,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8.
在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南阳市委统战部领导抓住三个关键,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督促落实,夯实了县级统战工作基础,推动了全市统战工作开新局、创新篇。  相似文献   
29.
根据统一战线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和吸取过去工 作中的经验教训,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加大力度,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 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30.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历来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必然赋予了统一战线新特征、新目标、新任务,使统战理论有了新发展,新内涵,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全面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统一战线的重大作用和发展要求,充分认识巩固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不断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