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32篇
中国共产党   140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当前,随着铁路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影响铁路稳定的新问题、新情况逐渐增多,铁路内部矛盾出现新变化,呈现出主体多元、类型多样、矛盾复杂、行为过激等新的特点。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慎用警力、调解优先、标本兼治、教育前置”等原则,改进工作方法,加大矛盾排查、矛盾化解、宣传查处、责任追究、奖惩考核等工作的力度,维护铁路内部稳定。  相似文献   
152.
钟扬 《学习月刊》2011,(23):46-46
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体事件和网络问责是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与其相对应的是制度性民主,即有一套民主制度来反映民众的诉求,对政府的监督,政策执行的反馈。  相似文献   
153.
当前影响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稳定的因素更加复杂。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维稳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有关对策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维稳工作。  相似文献   
154.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中国维稳问题日益影响政府效能与行政合力的发挥。府际间缺乏互动合作、政府预警能力和公信力下降,维稳思维的异化和领导方式的僵化构成了当前我国维稳工作的体制性困境。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保障制度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服务职能的弱化和信访制度的局限,以及区域间行政信息的不完全公开和分配中的区域不公平。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最有效对策是加强府际治理、完善制度建设,其具体路径包括增强合作制度的容纳力,协调府际服务职能,加快政务公开和民众维权机制的建设,在多方治理的框架下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55.
非法集资案件具有涉及人员多、潜伏期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在非法集资案件侦查中,应加强情报工作,建立预警平台,尽早发现非法集资问题;快侦快破大要案,尽力挽回经济损失;密切关注出资人的动向,妥善有序地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整体合力;加强非法集资犯罪的预防,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6.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国际反华势力和达赖分裂集团为实现他们遏制我国和平崛起、破坏我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目的不断在西藏制造骚乱,影响了西藏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对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7.
梁振培 《传承》2011,(1):28-29
建设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目的之一,就是整合乡镇(街道)各方资源,及时有效地把乡镇(街道)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于基层,做到"大事、中事不出,小事出了也能及时化解",逐步建设和谐稳定健康向上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8.
公民维权与政府维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权和维稳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公民维权是对政府维稳的有益补充,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目的是造福民众,社会稳定也是无数个公民权益得到实现的结果。然而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越维越不稳"的情况成为了一个切实的问题。很多时候,在比较偏激的观念的支配下,抑制合理的利益诉求往往会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错把民众的正当诉求当作不稳定因素,最后激化了矛盾,损害了社会稳定。本文从维权与维稳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认为当前所应选择的态度,就是要以开放和理性的精神,既维权又维稳。  相似文献   
159.
陈发桂 《岭南学刊》2011,(6):121-126
管治视阈下基层维稳的惯性思维展呈为:重视体制维稳而忽略制度维稳;重视维稳结果而忽略维稳过程;重视事后补救而忽略事前防范。这种管治型的维稳思维导致的结果是政府的维稳与民众的维权陷入非理性博弈状态。要有效矫正基层维稳的管治思维定式,应当从“管治”走向“共治”,让民众从维稳的对象转变为参与维稳过程的主体。只有从民间组织介入、完善基层维稳问责评价体制和提升政府公信力入手,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基层维稳工作中“共治”思维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0.
在当前基层维稳进程中,面临的最大困境表现为基层政府与民众之间无法实现良性互动,破解这一难题的理性选择在于需要人们以新的眼光看待非政府组织参与其间的价值及其限度。通过非政府组织参与基层维稳过程可以有效发挥其代表民众进行利益表达、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和集体行动及交往理性化的价值。但是,在当前的政治语境下,应当理性地看待非政府组织参与基层维稳的价值,因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基层维稳的空间、功效、动员力和公信力等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