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培南是住友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的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结构特点为1-β甲基,2-二甲基氨基甲烯吡咯烷,该药具有广谱强效抗菌作用,对肾脏脱氢肽酶具有稳定性,成为碳青酶烯类中一个新品种。对神经外科来说,主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昏迷患者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耐药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42.
陈勇 《廉政瞭望》2004,(5):40-43
7年前,四川眉山市“天涯夜总会”老板以招聘餐厅服务员为名,将旺苍县农村姑娘唐胜利骗去。唐胜利因拒做“三陪女”而跳楼逃跑,结果不幸摔成下身截瘫。那一年,她只有23岁。那一跳,惊世骇俗;那一刻,令全国亿万人为之钦佩。今天,当沉寂了7年的唐胜利走进婚姻神圣的殿堂时,她再一次闯进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43.
免乡,无论是田间地头、公路建设工地,还是义务植树现场,总能看到一些干部模样的人那忙碌的身影。他们是被当地群众称为“亲切的村情联络员”的免乡的党员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44.
重访罗悃     
想起30年前的那些同志,心头不免涌来几许惆怅之情。他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抢回被耽误了的时间而日夜奔忙。30年的风霜已染白了昔日青年的鬓发,希望是要寄托在后来的有志之士身上了。  相似文献   
45.
田梦 《海内与海外》2003,(10):41-42
在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有个42户人家、200多口人的自然村,村头立有一座颇具南方建筑风格的牌坊门楼,门楼上方嵌着三个大字——“台湾村”,两边楹联为:“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精诚团结盼台湾回归,同舟共济促祖国统一。”近几年来,随着这个村子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已吸引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众多游人来此参观并一探根由。  相似文献   
46.
在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解冻的过程中,马尼亚是促成中美和解的三个主要渠道之一。马尼亚在其中虽不是最重要的角色,却也起到了某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中美和解艰难起步的初期“帮了很大的忙”:最早承担了在中美之间传话的使命;和巴基斯坦渠道一起帮助恢复了中美间直接对话的华沙渠道;在巴基斯坦已成为中美对话的主渠道之后,仍在中美之间传递了一些重要口信,促成了“波行动”。  相似文献   
47.
刘棋才 《世纪桥》2020,(12):61-64
亦农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后人留下不朽的功绩。他特别强调党自身建设,强调党须将革命的领导权紧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强思想建设,对理论进行研习,推进组织建设,规范政治生活,大力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反腐败斗争能力水平。在新时代下,亦农的党建思想,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全面从严治党下,党建理论的储备与完善,依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为了这春天     
年前各种各样的匆忙,到立春半月后的节气“雨水”,才算告一段落,忙的不仅是公事与私事,还加上一个极具压迫性的季节——春。你说不出它带给你的是什么,只觉得整个儿是一段从萧索到繁荣的挣扎,是人对自然的耐力与生存意志的严酷考验,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49.
雄镇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的平县城,素有“滇东锁钥”之称。全镇辖5个居民委员会,27个街道委员会,78个居民小组,66个中央、省、市、县驻镇单位,总人口5.5万人几年来,雄镇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镇、建山水旅游城市”的目标,全面开展工作。全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分别被评为“全国  相似文献   
50.
2003年4月20日,来自台湾高雄市80岁高龄的陈先生,来到位于邓州下营村庙沟河畔的“台湾村”,在先祖依那思墓前深深三鞠躬,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陈先生第三次来到“台湾村”,此次,他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每天,陈先生流连于“台湾村”的麦田菜地,蹒跚于乡间小道,出入于乡亲们的庭堂柴院,与这里的陈姓高山族后裔攀谈交心,追忆先人,共谋“台湾村”的发展。临别时,陈先生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我在有生之年还会回来,再看看故土。将来百年之后,我会嘱托儿女,把我的骨灰埋在这里,永远与先人安息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