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16篇
中国政治   300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伟大征程中,只有回答好这一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我们党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回答时代之问,必须终始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我们党的力量源于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和血脉,心为民所系,行为民所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全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  相似文献   
112.
113.
截至目前,西青区辛口镇郑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少健从一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成长为村里的“一肩挑”已经半年有余。角色的转变和责任的加重让这个“90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实实在在地将全村1085位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相似文献   
114.
简化审批流程、上线“开放实验室”、开展免费技术服务……今年以来,浙江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三服务”实招硬招,全力服务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贴心服务群众回归美好生活。截至3月11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本级共开展助企联企活动45次,走访服务企业107家、基层单位12家、农贸市场和商品市场20家.共收集问题138条,已解决120条。  相似文献   
115.
116.
帮助一名“码农”变成一名“鹅农”,建起自己的“灰鹅王国”;资助一个贫困学子,让他的求学之路不再艰辛,用知识改变曾经困顿的命运;扶助千万农户,为特色农畜产品打开销路,让播撒在田间地头的汗水变成鼓鼓的腰包C发展优势产业、助力教育扶贫、销售扶贫产品……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企业力量随处闪现。投入人、财、物真帮实扶,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找到致富门路、看到美好生活的曙光,正是一个企业责任感最有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7.
刘容 《重庆行政》2022,(1):102-105
2021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指导,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凝聚共识,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活力,创作舞台艺术佳作,不断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演出为中心"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和活力,为当前重庆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8.
2022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一周年。民法典作为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不仅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一年来,全国人民调解战线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工作,广大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实践中积极宣讲民法典.  相似文献   
119.
朱京芝 《群众》2021,(5):69-70
“十四五”时期,更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始终不懈地做好残疾人工作。残疾人事业是在传承接力中推进的,残疾人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是在不懈奋斗中实现的。南京市残联将牢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深刻把握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特点,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把工作做到更精更准更实。持续推动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全面开启残疾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0.
美好生活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一个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目前学界对获得感的研究还存在对人民主体性作用认识不够、对获得感产生的主客互动过程研究薄弱、缺乏从教育关怀的角度研究获得感提升的路径等问题,这与底层思维缺乏实践唯物主义的理性视角有关。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从获得感的实践本质、社会历史本质、辩证法本质和唯物主义本质四个方面重新审视获得感的内在意蕴,从而导向把社会理性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关怀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统一起来提升美好生活获得感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