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16篇
中国政治   300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来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内容。生态不等于自然,单纯用自然诠释生态恐怕不够。生态是人与自然及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系统范畴,需要完整有机地认识和把握,需要特别注意人和社会的发展维度对其进行的锚定和透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新要求,是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及其之间关系的必然结果,也是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矛盾的根本选择,具有多重维度和多元意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是生态主义)的哲学基础不是超验自然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解决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主义、生产与生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62.
马克思探寻未来共同体生成进路中发生了历史唯物主义转向。这一转向的出场起始于对“现实的个人”需要体系及其满足方式内涵的社会实践属性的确认,深化于对政治权利与物质生产方面“虚幻-抽象”需要及其满足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指向于对个体与共同体真实需要及其满足方式的历史性建构。基于对“现实的个人”需要及其满足方式的考察,马克思在社会历史性原则下探究到了超越抽象思辨路径、单一物质生产路径的现实进路。马克思有关未来文明共同体生成进路的思维转向,不仅深刻变革了洞察未来共同体生成进路的总体视域,也为准确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及其满足方式的时代意蕴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63.
《精神文明导刊》2022,(3):48-49
“佳节尚文明,志愿关爱行。”新年伊始,郑州市文明办发出《关于在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持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通知》,对“绿城使者”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开展进行安排部署,发挥“绿城使者”志愿服务品牌作用,倡导志愿者和团队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美好生活、民生保障、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664.
李杉 《前线》2023,(11):13-16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进入从享受人口数量红利走向创造人口质量红利的新阶段,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人民美好生活的新供给、新需求、新动能不断涌现。新时代共创美好生活以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为支撑,以美好生活产业升级和企业价值链重构为依托,构建中央层面宏观指导、地方政府有效主导、个人家庭主观能动的总体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665.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现代化,更是关涉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从历史层面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内含追求“温饱型”“小康型”以及“幸福型”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度。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深层主题,激发美好生活的主体动力;以变革社会生活为内在追求,符合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以超越资本逻辑为显著特征,构筑美好生活的现实根基;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契合美好生活的发展逻辑。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彰显了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66.
李志益 《群众》2022,(1):56-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党发出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党员干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奋进共识,争做伟大号召的躬身践行者。  相似文献   
667.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2022年以来,文昌全市上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建工作更接地气、更顺民意、更得民心,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68.
陈艳 《群众》2022,(5):39-4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成效。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源,持续的创新活力能带动更多的生产力和就业,提高全社会财富创造能力,从而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69.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进行了总结,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着眼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67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切实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拥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