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162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社会主义论坛》2009,(3):F0003-F0003
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并报请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联合进行滇池区域史前聚落遗址考古调查。该项目为期三年(2008—2010),调查区域为晋宁县和西山区的滇池沿岸。调查面积达165平方千米。该课题的目标是:调查上述范围内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遗址的形态、面貌、规模,以探索整体的聚落是否有规划或者明确的部落界限以及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332.
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是对基本建设范围内的地下文物实施抢救性调查、发掘、研究和对文物实施保护的工作。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对考古工作的操作模式、经费性质等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加强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333.
考古样品中Amelogenin同源基因的提取和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人类性染色体Amelogenin同源基因在X、Y染色体上序列长度的差异,选择设计引物,对考古样本进行古DNA性别信息研究。方法采用苯酚/氯仿-二氧化硅-超滤离心方法提取东岭墓葬群殉人骨骼、牙齿古DNA,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和检测古DNA扩增片段。结果8个墓葬16个样品中有7个样品出现阳性扩增检测,目标基因片段清楚,男性为二条带(X、Y),女性为一条带(X),牙齿样品检测成功率优于骨骼样品。结论改进的苯酚/氯仿—二氧化硅—超滤分离法是较好的古DNA提取方法,具有降低PCR抑制剂、消耗成本低和提取成功率高等特点。基于人类X、Y染色体Amelogenin同源基因的古DNA性别分析方法可成为分子考古重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34.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5,(2):103-104
许多人认为,头颅大就意味着智力发达。美国华盛顿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威廉,卡尔文的一项最新研究却揭示,人类进化历史上“智力大跃进”的年代,并非伴随着脑容量的增大而出现。根据考古资料,人类的祖先在进化史上有两段时间是脑容量不断增长的。但是人类进化中最重要的能力——制造工具的能力,却没有在这两段时间出现。研究人员认为,脑容量增大对智力的增进,  相似文献   
335.
汉代的珠崖郡治,即珠崖岭的古城址.到底在什么地方?由于地名的误记或地名变异,自唐代始,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336.
藏彝走廊地区藏缅语民族起源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硕 《思想战线》2008,34(2):15-19
有关藏彝走廊地区藏缅语民族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氐羌南下说、土著起源说、夷系民族说,几种观点都存在着一些缺环与问题.由于文献资料相对匮乏,对藏缅语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今后应转向更加注重考古材料与文献的结合,注重对藏彝走廊地区藏缅语各民族史诗、传说及相关的文化痕迹的发掘.  相似文献   
337.
北京地下文物丰富历史悠久北京位于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有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从山地到平原终入大海,而河流的两岸第二阶地正是人类由洞穴走向地面,由山区走向平原的人类文明发源的过程。因此,北京是从旧石器以来人类发展历程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38.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本期,让我们通过这组文章,与广大读者一起通过触摸历史脉搏、还原历史真相,探寻中国考古新发现,并以此带动考古热新风吹向年轻人。  相似文献   
339.
集全国水下考古精兵强将之力,历时8年寻觅打捞,清代晚期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终于重见天日。它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了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如同一只封存近代上海丰富信息的“时光宝盒”“长江口二号”古船未来将如何一一解密文物悬念,又将向世界诉说怎样的上海故事?  相似文献   
340.
崔兴毅 《党员文摘》2023,(17):42-44
半空中,“嗡嗡”作响的无人机在盘旋拍摄;实验室里,碳-14测年、DNA分析;探方外,考古工作者依然与文物隔空“对话”……如今,在中国大地上,从挖掘到保护,有高科技的加持,让现代考古可谓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