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西部肖像     
渐渐的,窑洞的木格窗上贴满了剪纸,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露出棉絮的破棉袄纷纷罩上了鲜红艳绿的新衣。大雪还在不停地落下,这时心头便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愁绪。小村里的新年来得不像城里那么嚣张,这里的新年来得悄然而又简洁,甚至有些难为情的羞怯。  相似文献   
12.
何源 《当代广西》2011,(11):59-5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西北部湾书画院与南宁市同心书画院于5月15日在南宁联合举办了书画作品观摩会,展出了《梦幻北部湾》以及毛泽东、李大钊等我党创始人油画系列肖像作品等艺术精品,50多名书画艺术家现场共同创作了巨幅作品《党旗》。  相似文献   
13.
论姓名商标——评“杨利伟”之商标注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神舟五号”飞船的顺利升空 ,“杨利伟”商标成为商家的抢注目标 ,据悉 ,有关部门为了保护杨利伟的权益 ,已向商标局进行了商标注册。本文结合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及人格权的相关理论 ,论述了杨利伟姓名的可商标性。  相似文献   
14.
崔亮 《法庭内外》2006,(6):50-50
因福利彩票上印刷的“金种子酒”、“种子酒”等广告中,未经演员张铁林的许可使用了其“皇阿玛”形象的照片,曾为多家公司担任产品代言人的演员张铁林“龙颜大怒”,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告上法院,并索赔150万。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令被告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张铁林经济损失40万元。  相似文献   
15.
集体肖像中的侵权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集体肖像权的有无也一直受到广泛的争议。201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我国正式生效,确立了以保护权益的理念。基于最大限度保护法益的趋势和在肖像权中保护精神利益的立法目的,并考虑到集体肖像的独立性和同一性的双重特征,本文认为在集体肖像中存在着个人肖像权和集体肖像权两个相互区别的肖像权,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地统一于集体肖像之中。因此,研究集体肖像中的侵权问题,应当从侵害集体肖像中的集体肖像权和个人肖像权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那年春天,我去山里写生,租住在一个叫九里沟的小村庄。九里沟山清水秀,风景怡人,村子背依苍茫的青山,村前一条清浅的小河绕村而过,不远处,京广线列车时而呼啸着穿过大山,奔向远方。很快,我就和这里的人们熟悉了。闲下来的时候,村里人常央我为他们画肖像。每画完一幅,那被画的人就宝贝似地捧在手里,左看右看,啧啧称叹,一副珍爱和欣喜的表情。结果半个月不到,小村里除了茂德老人,全被我画了一遍。茂德老人住在我隔壁,他说他有青光眼,眼神不好,即使画好了,他也看不清自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作权法》赋予了肖像作品的作者以著作权,同时《民法通则》也规定了公民的肖像权,然而两者在具体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交叉和冲突。本文试阐述了肖像权和肖像作品著作权交叉和冲突的几种主要情形,进而提出了如何适用法律的具体建议,以期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这两种权利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肖像权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集体肖像权是单个人的肖像权集合体,主要通过不同成员生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的综合来展示该整体的外在形象,具有独立性和同一性的双重特征。本文试论运动员集体肖像权中个人肖像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谭鑫培之死     
民国五年,梁启超为父亲祝寿,谭鑫培应邀到场。梁启超要给谭老板赠字。谭鑫培早有准备,拿出一幅画,是自己的肖像。梁启超在上边题写: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构成肖像侵权,因此致人精神损害严重后果的,法院可以判处精神损害抚慰金。而对于是否判付经济损失,以及经济损失的数额如何计算,却没有法律或司法解释给予具体指导。从“中国法院网”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发布的有关肖像侵权的已决案例,考察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以上问题所作的判决,可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