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231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1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存在律师阅卷难、调查取证难、会见难和申请变更强制措施难等重大缺陷.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法律不完善、执法过程中违法现象严重和诉讼观念陈旧.我国应完善刑事辩护制度,赋予律师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保证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保证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82.
辩护制度是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检察环节保障律师充分依法行使执业权利,能够有效加强对检察机关办案工作的外部监督和制约,以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基本人权。检察环节属于刑事案件的审前阶段,这个阶段较审判阶段而言,律师介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帮助的范围上都受到严格限制,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更易于受到侵犯,在这个阶段保障律师行使权利对实现诉讼程序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检察环节律师介入诉讼活动的实然状态,同时提出实现从实然到应然的跨越的现实途经。  相似文献   
83.
<正> 一、历史背景(一)概论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发现事实真相,这就是说,要查明是不是犯了罪,又是谁犯了罪。查清了事实真相——有罪或无罪——之后,就依法给予处理。一切刑事诉讼制度都以发现事实其相为目的,问题在于采用什么  相似文献   
84.
自主性是学习和教育的基础.公安高校人才以"三重中心"为基本理念,即学校管理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以警魂培养为中心.自主性直接体现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具有比较充分的可选择性,因此,学分制是体现自主性的有效机制.纪律性与自主性同样重要,共生于教育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5.
作者在文中从元认知、动机和态度三个维度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自主水平的三个维度中按"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元认知"依次降低,提高高职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特别是元认知水平)非常必要且有较大空间;元认知水平的调查结果说明被试生之间的差异较大,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开展个性化教学是提高学生(特别是差生)自主水平的重要途径;学习动机方面提高高职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应以理解学习目标的意义的自主水平为切入点,以持久性动机水平的提高为重点;提高高职生情感成分自主性,应侧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到积极、主动、乐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6.
“流官化”是指村干部不再局限于由本村村民担任,而是由同一镇域内的镇村两级干部实行跨村、跨层级任职,乡村社会基础变迁背景下村干部自生秩序的断裂是“流官化”生成的内因。基层治理转型对村干部提出的专业化、技术化要求,加速其类型更替。“流官化”以行政供给村级治理主体的方式,填补了农村治理真空,重塑了正式激励机制,激发了村干部的治村动力,适应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其实质为行政助力下的自治。在当前阶段,村民自治应结合新的时代形势作出相应调适;强化乡村治理中的国家责任,依据村社自主性程度,合理调整助力方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村庄自主性能力。  相似文献   
87.
陈岚 《拉丁美洲研究》2019,41(5):116-131
在"中心—外围"的国际体系结构中,位于体系中心的强国是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掌握国际事务的主动权,而位于外围地带的弱国则是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外交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自主性成为外围国家对外政策中的核心概念。外围国家如何才能加强自主性?拉美国际关系学者围绕"自主性"这个命题,形成了强大的地区学术共同体,提出了"对抗型自主性""外围自主性""非正统自主性""投资型自主性"和"关系型自主性"这五种迥异的"自主性"观,阐述了外围国家谋求国际事务自主性的路径。"对抗型自主性"主张革命;"外围自主性"主张消极中立;"非正统自主性"主张在战略问题上与中心国家保持一致,但抓住稀缺的机会开展战略性操纵;"投资型自主性"主张以自主性为工具,追随中心国家,以便获取中心国家给予的援助或地位;"关系型自主性"则主张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赖网络,相互牵制,便能获得更大自主空间。本文梳理拉美"自主性学派"提出的外围国家谋求自主性的行为模式,试图建立起外围国家对外政策的初步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8.
89.
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是否可以变更公诉机关对被告人指控的罪名,一直是争议比较大而在实务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人民法院是否有权变更罪名,在理论上进行论证的同时,提出了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变更罪名所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0.
"凡进必考"制度是我国选贤任能制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我国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但现有研究对考试录用制度与专业自主性关系的解释存在不足。本研究提出了理论上的解释:"凡进必考"制度触发基层公务员与内部人利益分离机制;注重专业能力的"凡进必考"制度触发专业角色期待机制,两者均有利于专业自主性提升。本研究采集我国东中部10个城市基层公务员数据,使用断点回归与中介效应方法,实证结果显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6年在地方落实后触发利益分离机制;基层公务员专业能力对公务员制度变迁与专业自主性关系起到中介作用;2014年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开始限缩"公开选拔"适用范围对专业自主性产生负面影响。未来选贤任能制度完善中,如何平衡灵活录用与专业自主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