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68篇
工人农民   74篇
世界政治   1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005篇
中国共产党   1928篇
中国政治   2324篇
政治理论   769篇
综合类   112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学理论》2015,(33)
《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论的指导下运用文化遥距法研究日本国民性的经典之作,本尼迪克特开门见山地指出:"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但是’之类的词语被用于描述日本人"[1]2,关于日本国民性的"矛盾性"的描写更是贯穿全书。本文通过对本尼迪克特所写内容的简要梳理,重新审视日本国民性的"矛盾性"特征,认为日本国民性的"矛盾性"只是其行为的外在表现,这种"矛盾性"最终统一于预设的最高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32.
通过理解个人主义衰落的过程,试图去发现一些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尝试把对个人主义的理解整合进关于我们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浅析了从古代世界、基督教时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到近代的个人主义发展历程,从自我的角度分析个人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异化,诠释人与人,人与宗教,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3.
《学理论》2015,(30)
自埃里克森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后,西方心理学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在跨越半个多世纪后呈现多理论多方向的局面,后人逐渐丰富发展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从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到最新的Luyckx等人提出的双环模型,意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发展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新展望。  相似文献   
134.
《学理论》2015,(24)
习得性无助感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与人生态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学生成长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不良的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客观因素,与学生过多的失败经历和消极的归因方式等主观因素构成了学生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成功机会的创设、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评价和归因方式的调整等措施不失为较好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5.
程序作为一种规范,是规定社会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的一种有序状态,其实质也是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和尊重。当前,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化,既是顺应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具有独特的政治价值和功能,其主要体现为提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效能的优化价值;寻求意志和决策权威性、合法性的理性价值;实现个体有序参与,保持社会多元一体的共生价值。  相似文献   
136.
《学理论》2016,(3)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还未受到足够重视,致使部分女大学生在遇到具体安全问题时因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匮乏、社会阅历简单等原因而束手无策,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高校应当重视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37.
《学理论》2016,(8)
本文基于对H村的实地调查,对H村28户32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本文描述了H村村民的收支状况并且分析了村民选择的消费方式。根据实地调查资料,本文进一步探究了H村村民选择消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村民的自我认同机制对农民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村民的消费资源与他们的自我认同之间发生了断裂,进而导致村民的生活中充斥了焦虑与不安。  相似文献   
138.
《学理论》2016,(12)
贝克和吉登斯在现代化理论中对个体化风险都有所阐述,前者论述了个体化带来的客观领域的生活境况,后者阐述了主观领域的自我认同。本文通过梳理个体化理论探索女性在高度现代性下的自我认同危机和生活困境。全球化观念与地区生活、分裂与联合、无力感与占有、权威与不确定性、个体化与商品化这一系列两难困境影响了女性自我认同的构建。而存在于婚姻、教育与工作中的诸多矛盾加深了女性自我认同的危机。女性的生活境况处于"不再"与"尚未"之间的尴尬地位——虽然教育机会是平等的,但社会并没有给她们同样的就业机会;妇女从婚姻供养中摆脱出来,却不能自由地通过在家庭外的工作获得自主生活。  相似文献   
139.
出外旅游,本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旅行途中,饮酒助兴,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因醉酒诱发意外伤亡的事件并不少见。酒量,因人而异,不同的健康状态和精神状态,饮酒量是有差别的。改酒多少,只能由饮酒者自我控制。那么,旅行途中,游客醉酒身亡,旅行社能否免责?旅行社对醉酒的游客,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0.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终极作为自身意义的支点。终极是对有限自我的超越性追求。作为终极的信仰,无法经验性地证明但却是对人之己身的精神指引。当终极被解构,自我僭越为终极之后,人的精神世界也就不再有深层的支点。一切都被还原为表象化的和物性的生存主义,生活失去了严肃和意义。重建终极和崇高,是超越和驯服自我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