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4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76篇
世界政治   3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篇
法律   1555篇
中国共产党   6089篇
中国政治   7930篇
政治理论   1765篇
综合类   239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1060篇
  2014年   2663篇
  2013年   2570篇
  2012年   1895篇
  2011年   1693篇
  2010年   1685篇
  2009年   1503篇
  2008年   1539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杨金才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5,(6A):112-115
品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定力的长期坚持。只有赋予品牌以生命和思想,井真正认清了其本质的时候,才会凸显出品牌的魅力和价值。安防产业经过25年的发展,历经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品牌的过程,正逐步找到一条打造民族安防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142.
近日,丹东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意见》(丹宣发[2007]10号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为实现丹东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促进和谐平安丹东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也是继2002年以来,人大常委会与党委宣传部门第二次就加强人大宣传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3.
村庄治理的出路在于寻求管理的民主化的路程。而分析研究村庄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显得十分必要。村庄治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国地制宜,利于生产,量力而行,便于生活,维护生态,坚持农家风味。  相似文献   
144.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5.
146.
<正> 我国在农业上同时存在着两类环境问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都很严重,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死大障碍因素。保护农业环境的当务之急是制定一部农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规。本文仅就此略述浅见。一、农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的必要性 (一)制定农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规,是保护农业生产力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又是农业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的自然生产力。但是,我国农业面临着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大片农田已变成"聚污盆"。据调查,全国受工业和乡镇企业"三废"污染的农田,已超过6.000  相似文献   
147.
先秦道家生态观饱含生态智慧,其主要内容为“道法自然”的生态本体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观和“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先秦道家生态观体现了注重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特色、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特色以及主张节制人类欲望的伦理特色。深入挖掘先秦道家生态观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如今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在改造自然实践中更多地顺应自然,保持“知足知止”的合理消费观,积极推动构建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8.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学江 《理论学刊》2004,23(10):118-120
生态文化拓展了文化理论空间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构筑真正进入了理性时代。反思已有文化成果 ,审视现实文化行为 ,展望未来文化发展 ,人类将从人、自然、社会动态平衡的角度展开新的文化画卷。  相似文献   
149.
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制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战奎  胡仪元 《求实》2004,18(3):53-55
西部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经济开发的基础上 ,根据生态经济的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或称溢出性、持续性等四个特点 ,西部生态经济的开发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法律约束机制、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等三个层次。只有建立健全了这些制度机制才能实现西部生态经济的开发和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0.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定位、思路与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显捷 《探索》2004,(5):126-129
现代生态经济是“后工业社会”经济平台的基础支撑,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相关一致的。三峡库区未来的生态经济应该定位为现代“后工业社会”知识型生态经济、科技型生态经济、远离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基础起点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行不悖;库区生态经济的直接内容是工业生产清洁化、农业产业绿色化、城市建设环保化、家庭“可持续消费”化、环保产业集约化、环保政策综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