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2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94篇
工人农民   76篇
世界政治   3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4篇
法律   1565篇
中国共产党   6114篇
中国政治   7958篇
政治理论   1769篇
综合类   241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1060篇
  2014年   2663篇
  2013年   2570篇
  2012年   1895篇
  2011年   1693篇
  2010年   1685篇
  2009年   1503篇
  2008年   1539篇
  2007年   760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随着网络对现实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保障网络生态安全对维护国家多领域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当前,威胁我国网络安全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面对日益复杂化、隐蔽化、长期化的网络安全风险,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战略指导,积极探索网络安全治理问题,对于保障国家总体安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及推动国...  相似文献   
912.
借鉴生态学知识与原理来重新解释审美活动及其一系列关键词是生态美学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生态危机这个时代语境来重释"美"的要点则是解释它与"生态健康"的内在关联,其理论难点是将认识性的、不可感知的"生态健康"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审美体验之中,从而建构出有别于传统之"美"的"生态健康之美",进而将传统的审美体验转化为生态审美...  相似文献   
913.
梅耀林 《群众》2021,(4):33-34
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沿大运河地区突出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先,一体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打造江苏的美丽中轴”。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约790公里,流经8个设区市,37个县(市、区),沿线常住...  相似文献   
914.
《新民周刊》2022,(26):6-7
城市公园最早出现于1843年的英国。25年后,上海也建起了第一座城市公园。直至1949年,上海市区的公园数量仅为14个。2020年,上海拥有城市公园的数量突破400个,其中2/3以上为近20年来新建。近年来,各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视野在城市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而旨在打造“千座公园”的上海,正在成为“公园中的城市”。  相似文献   
915.
916.
王萍 《中国人大》2021,(1):38-39
2020年6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贯彻落实情况专题调研。同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决议》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917.
党的二十大明确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构成。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二十大召开,生态文明中国之路经历了萌芽探索、初步发展、丰富完善和全面深化四个阶段,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托与清晰的演进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之路彰显历史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生态文明中国之路指明了方向,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中国之路的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918.
近些年有不少环境犯罪案件存在罪责刑不相适应、同案不同判的问题,引发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从环境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出发,分析轻刑化趋势中出现的困境来源于环境犯罪的行政从属性定位错误和过度强调刑罚预防功能。环境犯罪轻刑化趋势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以提高环境法治效果为目标,环境刑事司法中应当明确环境法益、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增加法律解释检视程序、重视环境犯罪酌定量刑情节等。  相似文献   
919.
水坝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及其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五 《法学杂志》2006,27(5):48-50
20世纪,100多个国家为了灌溉、防洪、发电等而大肆修建水坝,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本文论述了水坝建设带来的主要危害,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920.
王仁贵 《瞭望》2021,(14):18-21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五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认识程度之深、政策举措之实、投入力度之大、群众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当前我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目标仅有30年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