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出席的文艺工作者及中央和一些部门的负责人共100余人,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个重要的座谈会之前曾发生一些有趣而耐人寻味的故事,笔者搜集整理出来,  相似文献   
22.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有四大文化怪人,他们不是一般的怪,而是相当的怪。第一怪是要求吃鸡的冼星海。冼星海是个留法回来的洋学生,刚到延安时,非常讨厌吃小米。后来有人要他为《黄河大合唱》谱曲,他便提出:必须每天给我  相似文献   
23.
萧军以文步入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作家,萧军又因文罹难获罪,成为现代中国最早受难的左翼知识分子之一,其荣辱皆与文有着不解之缘。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社会话语中,萧军此时期的杂文强调广泛而有原则的一切为了爱的朴素人道主义思想,时时流露出不合时宜的思想,不合时宜的根源即在于他为文的五四话语方式与时代主流话语的冲突。  相似文献   
24.
人家常做什么梦我不知道,这么多年来,我只知道自己常做的梦,要么是绕着大街小巷行走,要么孤独地埋头水旱田里干活,或是背着行李到一个陌生的住处寻找铺位,再就是到一个熙熙攘攘或冷冷清清的大食堂打饭,不是没有粮票了,就是打烊收摊了,总之吃不上一碗顺心饭。我没找人解过梦,不管是土法的,还是弗洛依德的。醒着的事情还无可阐释,顾得上梦中那虚无缥缈吗?我想,这大概是反映了"食、色,性也"的第一需要,冥冥中提醒我,吃饭的大事不可轻视吧。老实说,我没有在严格的意义上挨过饿。  相似文献   
25.
大师的肩膀     
<正>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幼年丧母,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见到了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12月19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并出版了"奴隶丛书"。  相似文献   
26.
<正>记者近日专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的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忠,回望“延安第一小洋楼”杨家岭会议室里那些生动的画面。艾青每月三斤肉,妻子吃小米饭这间会议室,不到120平方米,平时是食堂,空气里隐约还飘着一股油烟味。闻到这股味道,挤在其中的艾青,心里是有疙瘩的。1941年年初,他从重庆到延安,在吃食上享受  相似文献   
27.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被誉为中国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短暂的一生,留下了百万字的作品,独具风格、清新素朴、悲愁婉约、真实纯美,享誉中外文坛。但情感的路上,一生困顿,一生孤寂,她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她在旧时代努力争取女性的权利,争取独立的人格,维护女性的自尊,累累还是为情所伤。一生身心无所栖息,“从异乡又奔向异乡”,停不住地流浪。解读萧红的三段感情,会更懂得,她悲愁的命运,不仅仅是华年早逝,“更大的悲剧是,她一生都没有找到真正懂她的爱人。”  相似文献   
28.
李群 《党史纵横》2001,(10):17-17
九一八事变时,萧军的职务是军营里的教官,专教军操和武术.事变爆发后,萧军急切找到宪兵训练处处长,要求将手下200多名学员拉出去打游击.不想正欲逃跑的处长对萧军的建议大加讥讽,而且劝萧军同他一起逃跑避难.萧军断然拒绝了.  相似文献   
29.
冉思尧 《各界》2013,(11):28-30
陕甘宁边区建立后,大批知识分子、“专门家”不远千里投奔延安,边区政府也慷慨纳士,竭尽所能给予他们丰厚待遇。但精神的崇高和世俗的平凡并无冲突,当这些满腔热血的才俊落入日常生活时,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也开始体现出来。边区物质匮乏百废待兴,因而在人才的具体待遇上主要依据其实际贡献大小实行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30.
许多上了年纪的遵义人都常说: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迁遵义,是文化交流的大好时节。特别是独山告急,黔南吃紧,不少文化人纷纷到来暂居。当时我和著名作家端木蕻良接触较多,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这位出身在辽宁省昌图县紫鹭树村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创作的长篇《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等一同吸引着我。太平洋战争爆发,端木随一批国内进步的知名文化人组成"文化垦植团"来遵义,住在新城福音堂(现市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