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求知》2010,(2):48-48
北京大学教授燕继荣在《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登文章说,今天看来,一个国家的转型改革确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需要不断地作出选择和修正。有了初始选择,“路径依赖”的原理开始发挥效用,经济发展便步入了新的轨道;在之后的运行中,还会遇到一连串的选择机会,每到重要关口,仍需要有新的“第一推动”。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09,(3):64-64
本期封面照片为三峡大坝坝上美景。 2008年,三峡工程右岸电站提前一年全面投产,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至172米,标志着三峡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从1917年到2008年,百年梦想,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成为现实。让我们重温追梦历程,体味梦圆盛世的凝重内涵。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0月14日)一、前阶段工作按照国务院三峡建委的工作部署,2009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重庆库区安全监测与防范工作紧张而有秩序地推进。2009年9月4日,市政府召开2009年试验性蓄水安全监测与防范工作专题会议,提出了七个加强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4.
“开颅戒毒”成为近期社会一个争论热点,卫生部对这一颅脑手术用于戒毒叫停,也引起了各方的不同反应。国际上对试验性医疗行为,往往都是由医疗机构下设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来决定是否实施或终止的,而在我国却是一个立法空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谨希望通过本文为我国关于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立法工作做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08,(23):56-56
据新华网报道,从重庆市国土部门获悉,自三峡工程启动2008年试验性蓄水以来,重庆库区沿江一带出现一些滑坡灾情、险情及库岸坍塌。地灾防治等部门及时应对、科学处置.避免了人员伤亡.确保了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从2月初开始,三峡水库水位从试验性蓄水的最高峰172.3米缓慢回落,按照调度规划,到今年6月水库水位将降至145米。受水位涨落和连日晴雨交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与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相比 ,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是边际性 ,进行“增量改革” ;二是区域性 ,在本地区范围内发生作用 ;三是试验性 ,作为中央正式制度创新的前奏 ;四是微观性 ,只涉及个别领域和个别制度要素  相似文献   
18.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试点工作的决定》,该决定所启动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试点和未来的可能立法,既要立足我国本土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的实践,也应当吸收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程序的国际经验。美国的辩诉交易和德国的简易程序等快速审理程序在适用案件的范围、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和审理方式等方面,显示出与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显著不同的风格。从比较法的意义上,将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程序进行横向比较,不仅有利于深入剖析我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试点规范,而且可为未来速裁程序的科学立法提供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在极大地提升人们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相关领域带来了诸多法律风险。这种风险具体表现为:数据使用风险、生成内容滥用风险、算法滥用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有关人工智能的基本治理框架,但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仍在治理主体、治理规范设置、治理手段以及治理规则适用等方案上存在不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凸显了科技进步迭代过程中产生的“破坏性创新”现象,这也倒逼我国当前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式需要从回应型治理、集中型治理向敏捷型治理转换。这要求我国在总体上坚持包容审慎的治理态度,具体包括从法律层面的制度构建、软法规范层面的填补式风险治理以及通过监管沙盒实现敏捷型风险治理等三方面来完善现有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体系,在技术创新与风险治理之间寻求平衡,从而实现数字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