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269篇
中国共产党   818篇
中国政治   965篇
政治理论   509篇
综合类   51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误区,把握中国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体现的价值统一,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价值,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创新角度,探讨提高理论层次,增强情感认同,落实脚踏实地,注重薪火传承等方面将中国梦的价值内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32.
多党合作话语体系作为承载思想成果的工具性构架,其完善发展和个性特征的构建关系到多党合作制度的有效落实,关系到多党合作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33.
韩戍 《南风窗》2012,(17):100-100
在现代中国的报刊史上,天津的《大公报》和上海的《申报》是一北一南的双峰。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两份大报,因地域、主事者理念、撰稿人阶层和阅读对象的不同,它们呈现出的舆论特征,以及对现代中国的舆论走向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大公报》地处北方,以平津的专家学者为依托,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精英面相,带有京派的大气、深沉和厚重。《申报》地处上海,以一般绅士和市民阶层为读者,受西方文化熏染,在言说方式和气度方面体现出婉约、精致的海派风范。其中,《大公报》的"星期论文"和《申报》的"自由谈"版块是最能体现两家报纸风格特征的代表性版面。将两份版面抽离出来,放到现代中国舆论空间的语境之下,分析他们的作者群、言说内容和话语风格,可以看到,他们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两种不同的舆论面相。  相似文献   
34.
正我叫岳红,是北京血液中心献血车上的一名采血护士。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6个年头了。每天,我和同事们坚守在首都街头一辆辆无偿献血车上。在那里,我每天都被那些无私的人们感动着。他们简单的献血行为、朴实的话语,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血脉相连、什么是人间真情,更让我看到了北京人厚德、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  相似文献   
35.
禄永鹏 《学理论》2012,(8):142-143
文学作为一种话语蕴藉,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历来人们对《围城》的多种认识,正是体现了《围城》主题意蕴的多重性,笔者认为《围城》在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众生相的揭露及其精神病态的分析中,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宇宙人生进行了更高一级的认知和思考,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围城状态。  相似文献   
36.
孙麾 《红旗文稿》2012,(18):4-7,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眼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在《理论自觉自信:中国学术新的思想高度》一文中,分析批判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所谓去意识形态化和以学术性的名义放弃现实关怀的错误倾向,认为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中国学术应该在中国与世界普遍交往的格局中,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回答世界和中国的现实问题,塑造中华民族的自我精神和核心价值,增强中国学术世界性的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37.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增强改革共识、整合民众社会意识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理论解读的抽象性、社会精英行为的失范性、西方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和公民理性思维的缺失性导致大众化过程中核心性与大众化相互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应从扩大其与民众利益的契合点、注重价值引领的形象塑造、正确对待西方社会思潮、培育公民理性精神四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38.
习伟 《前线》2013,(10):37-39
掌握话语权是所有大国的目标,也是大国成为强国的必要条件。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掌握与自身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对中国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反,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漠不关心,对谩骂污蔑、腐蚀同化妥协退让,则于中国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39.
后马克思主义宣称他们的理论内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谱系学之中,但是,不遗余力地撕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叙事方式,使得他们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三个层面(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等理论其实无关,无可撼摇的法律理论根基与正当性基础荡然无存。由于后马克思主义撕裂并消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联,赋予法律"政治"本体论属性、把"话语"看成是"法律"生成的主要元素,同时认为"法律"是伴随人类永恒存在的社会事实等认知,严重腐蚀了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根基,后马克思主义对"法"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及其法理脉络相去甚远,偏离多于继承。  相似文献   
40.
网络话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新模式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带来震荡和冲击的新环境下,要高度重视因网络话语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带来的正负效应及其挑战。文章在剖析网络话语对大学生心理、思想、言行带来正负能量冲击和对教育带来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开设网络课程教学,对推行微博遍及个体、实现课堂内外接轨、推进教学实践结合等新模式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