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2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钟凯在2007年11月28日的《新京报》上著文《30万精神损害赔偿不应是特例》。近日,备受关注的“售票员掐死少女案”由北京市一中院作出终审判决,将一审判定的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改判为30万元。法院方面表示,本案之所以支持原告如此高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考虑到原告晏教授夫妇因侵害行为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例如老年丧女,亲眼目睹爱女被杀过程;二是侵害人的侵权手段和方式极其恶劣,严重破坏了人们对于社会正常秩序与善良风俗的信心。应该说,法院的判决理由,大体上涵盖了现代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92.
梁伟 《法制与社会》2010,(36):31-32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7条《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正。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对于国家赔偿的请求时效制度进行了修改,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但仍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希望藉此对国家赔偿司法实践中请求时效法律适用问题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3.
2015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出台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正式实施。该意见从明确临时监护职责、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审理和判后安置等方面就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进行了细化,以保障未成年人得到妥善照料。一、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属性未成年人监护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法律上的监  相似文献   
94.
(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接受朱志刚辞去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职务的请求,报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认。  相似文献   
95.
2003年日本修改担保法及民事执行法,扩大雇佣关系先取特权范围,新设不动产收益执行制度,新设抵押权消灭请求制度,明确了根抵押权本金确定事由,2004年修改民法,重新整备保证债务规定,还对根保证契约的范围、本金确定期日、本金确定事由等重新做出规定,基本实现了担保法制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96.
陈俊 《思想战线》2008,34(2):121-122
民国元年(1912年)九月,临时大总统公布了<省议会议员选举法>,该法对于滇侨并无特别规定,于是滇军都督向国务院上报了<侨缅滇人暨沿边土司选举代表简章>,请求给予华侨代表参政权.随即,国务院电复称:"原电经参议院议决.  相似文献   
97.
98.
谢登科  杨慧 《法制与社会》2010,(33):149-149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审判监督程序解释》)第五条、第四十二条确立和完善了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这对于保障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具有积极意义。但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相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而言,仍需进一步细化,且我国在立法的层面未建立再审之诉,无法对案外人的权利给予有效保护。因此,本文拟对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条件、案外人在再审中的诉讼地位、案外人再审请求的范围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
确认程序是指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对刑事赔偿请求作出的错拘、错捕、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认定。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的规定,对刑事赔偿案件,确认是赔偿的前置程序。但是由于国家赔偿法对确认的具体程序和期限规定不详,当赔偿义务机关不予确认  相似文献   
100.
蒲菊花 《现代法学》2005,27(1):139-144
部分请求涉及诉讼标的、既判力、诉的变更、诉讼时效的中断等众多诉讼理论,其核心问题是部分请求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否及于剩余债权,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学者基于不同理论立场对此形成了多种学说。从“纠纷一次解决”和诉讼经济原则的角度考量,应当采纳否定说,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以分割债权的方式进行诉讼。在原告仅就部分债权提出请求时,其诉讼标的和判决既判力的范围应当及于包括剩余债权的全部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