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世间并无“标准的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针对当下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调整大跃进心态。最近10多年,中国的大学教育热火朝天,从上到下都在搞大跃进,好处是大家都有干劲想把大学办好,不好的是大家都迫不及待:钱都已经给了,怎么还没得诺贝尔奖?怎么还不是世界一流?整天逼,逼急了,学  相似文献   
72.
《时事资料手册》2004,(6):121-124
9月16日-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调整充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决定》。  相似文献   
73.
《新湘评论》2013,(6):63-63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水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性,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均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因此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74.
2002年日本的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还是一个无博士学历、无海外留学经历、无高级职称、无SCI论文的企业工程师。这样一个普通的甚至留过级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却居然登上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领奖台,他所在的企业岛津制作所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5.
法律科学会有诺贝尔奖吗?托马斯·S.尤伦教授的论文从这个问题出发,阐述了法学学术研究的当前状态和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在法学研究中存在一些科学方法的基本素,但一些重的、定义性的基本素被遗漏了: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理论核心或范式和普遍公认的经验或实验证实的标准与方法,这些体现科学之特性的素是作为科学的法学所应该具有的.尽管如此,法学研究已经长期存在对经验工作的关注,而且不久之前,法学研究中的理论和经验方面的工作已经增加.新近的法学理论化涉及法律的后果,其价值会通过经验和实验工作而被人们所认识.法学学术研究正在发生着清晰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法学研究更像科学.此文是美国新时期经验主义法学的代表作,对今天中国的法学研究不无裨益.尤伦教授1946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分别获得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文学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文科硕士学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Swanlund教席教授、法学教授.尤伦教授是美国法经济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有“法经济学的祖父”之称,是美国法经济学研究的最早倡导者、推动者和积极参加者之一.其声名远播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中国等国家,是一位享誉国际学术界的著名法学家.尤伦教授著述丰厚,其著述在法经济学学科的引证率位居英文文献前十名,代表作有《法和经济学》、《认知、理性与法律》和《环境政策的基础》,其中,《法和经济学》一书已被翻译成中文、日文、西班牙文、韩文、法文和俄文.  相似文献   
76.
范玉刚 《人民论坛》2012,(30):74-76
莫言获奖与中国今日的国际地位有关。但若以此证明中国文学的崛起,则仍难以摆脱东方主义的窠臼,仍没有摆脱"被看"的心理,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于2012年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辞是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作为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奖的消息让国人无比振奋和自豪。应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梦想,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莫言获奖为当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信心,这毕竟是对作  相似文献   
77.
正不妨把时针拨到二千多年前,回到那个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不同文明类型破茧而出的时期。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西方文明,释迦牟尼在冥想中启发了印度文明,而中国的孔子,则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在人类文明图谱中点亮了熠熠生辉的中国星。这颗中国星,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历史时空,愈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在人类历史上,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断层而保持了连续性,今天的中国人仍能从容阅读孔子留下的文字;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直到今天这个东方民族仍将"尚和  相似文献   
78.
2014年的诺贝尔奖让法国大出风头。先是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获得文学奖,再是经济学教授让·梯若尔将经济学奖收入囊中,而且这是2008年以来唯一一次单人斩获经济奖项。  相似文献   
79.
在科学领域,中国为什么尚未诞生诺贝尔奖?这不仅是对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拷问,也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诺贝尔奖自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相关学科领域学术成就的权威奖项。但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世界第一的国家,我国至今在这一奖项上几乎仍是空白。到目前为止有9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7位是美籍华人,1位是法籍华人,我国仅有1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必须承认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确实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和科研评价的标杆。而我国当今科技发展看起来如火如炽,但在这一奖项上却继续保持空白,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的科研体系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80.
每天早晨,人们会看见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准时出现在罗马市郊的欧洲脑研究所。下午,她的身影又会出现在市中心的非洲妇女教育基金会。人们肯定想不到,这位老人就是美籍意大利女细胞学家。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如今,她已经101岁了,尽管年事已高,莱维·蒙塔尔奇尼依然坚持每天辛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