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柏拉图的国家起源论是一种带有心理色彩的互助论,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不能做到不求他人而自足。柏拉图把正义看作是国家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国家的最高原则并且认为正义的统治是由哲学王掌握的贤人政治,而正义又是道德的基本要素,当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政治理想与现实严重冲突时,他转而寻求第二种最佳的选择——法律。他仍然使法律与道德紧密相连,并赋予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相似文献   
13.
识人用人、选贤任能,是一道千古难题。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不过,识准和用好一贤并非那么容易,孔子曾发出过"人心像天体一样难识"的感慨。近阅春秋战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李悝的"识人五法",颇有耳目一新之感。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  相似文献   
14.
刘继兴 《法制博览》2009,(17):69-69
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人,独有子贡颇懂兵法长于谋略,孔子对其甚为器重。爱才的孔子曾把子贡比喻为瑚琏。瑚琏者,宗庙之贵器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春秋乱世,战事频繁。其时,齐国权臣田常欲作乱,但又畏惮高、国、鲍、晏等大臣,于是劝齐国国君兴兵伐鲁,企图削弱诸臣。  相似文献   
15.
失德的源头     
赵义 《南风窗》2012,(11):14-14
中国有2000年的德治传统,其载体主要不是宗教,而是精英,特别是官员和士绅。其要义是精英首先要有德。今天很多人鼓吹传统的"贤人政治",如果是拿这一点和所谓西式民主对抗,就是搞错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08,(8):45-45
"三千门弟子,七十二贤人",既说明孔子弟子众多,又点明了其中的佼佼者。文庙中大都塑有孔子的72位弟子塑像。在孔子的72位弟子中,石作蜀(石子明)、壤驷赤(壤子徒)、秦祖(秦子南)3位是甘肃人。  相似文献   
17.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各种纷繁复杂的景象令人眼花缭乱。早在汉代,司马迁就以其如椽巨笔深刻地描绘了一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繁忙"世态。面对历史长河中的无数烟云,贤人智者们上下求索,期望在洞察事物表象、探求世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导人们在现实  相似文献   
18.
贤人政治理论本身所固有的深刻病症,使其在中国专制的历史上四处碰壁。但是不可否认,贤人政治作为中国人普遍的政治信仰,在最大限度内起到了减轻暴君污吏统治之酷烈程度的作用。对贤人政治理论的合理分析,将会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廉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有关辞书将"人治"释义为儒家的政治思想。"人治"的特质在于"贤人治政",即《礼记.礼运》讲的"选贤与能",它是儒家德治系统的重要构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特征。人治并不与法治相对立。"治人"与"治法"结合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今天仍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