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115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4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6篇
法律   627篇
中国共产党   1706篇
中国政治   1978篇
政治理论   979篇
综合类   8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理论与当代》2014,(5):55-55
正秋石在第7期的《求是》上撰文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紧紧抓在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些年,党内和社会上  相似文献   
232.
《学理论》2017,(4)
西方生态传播承认生态环境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破解生态困境的议题选择和话语设置上,出现了两次转型,呈现出三个不尽相同的流派:生态本位论主张去工业化,回归农业文明;资本中心论强调运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用资本的逻辑化解生态困局;市场机制论认为破解生态困局的出路在于建立生态领域的市场机制。生态传播理念的转型,既反映了生态政治实践的革新,也反映了生态政治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3.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真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才是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良方。新自由主义不过是经济自由主义教条、国际金融垄断集团政治纲领与意识形态工具的混合体,而凯恩斯主义则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主义变异与消费主义母体的双重意识形态外壳。只有坚决排除西方主流经济思潮的干扰,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34.
冯燕芳 《唯实》2011,(1):53-55
西方马克思学是一个意义与局限的集合体。西方马克思学在中国的升温与中国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让它获得生命力。在学术研究上,西方马克思学也对中国学者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在问题域和方法论上给予中国学者不少启示;但是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的解读并非终极真理,其观点和结论是有待考察的,对此进行认真审视将促使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西方马克思学作为一种思想镜像与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以及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待西方马克思学应当避免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235.
禀承新公共管理运动提高效率的思想,西方各国政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对其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的改革措施如减少政府直接控制、增加大学自主权、实行收费制、建立学位评估制、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等,已使传统单一的计划管理模式转为新型管理模式,但各国的实践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236.
党组织是培养文化自信的组织载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融合,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信任文化、责任文化、工匠文化、规矩文化、法治文化、廉洁文化所构成的党建文化体系是对现有文化体系的超越,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基本保证。融合与超越的结合和完善可以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中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37.
南方朔 《南风窗》2013,(8):92-92
习近平的首次出访就列入了非洲,这实在是中国国家行为的重要宣示,它等于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国际观,它不以支配别国为目的,而以和平互利、协助开发为目的。中国在非洲的表现,已对世界秩序提供了非西方式的选项。研究政治思想的,通常都把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视为现代政治的开端。它的理由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尚未形成国家的自主价值。只能被动因  相似文献   
238.
近年来,尽管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尤其是综合实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中国在西方国家受众眼中的形象却有下降的趋势。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机制以及西方国家有意的诋毁与损害言论都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此以外,这种状况的形成也与自我塑造的欠缺关联密切。因此,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首先要厘清中国国家形象所表征的文化内涵,深入研究和了解西方受众的特点,与西方介质受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最为关键的是要培养既懂中国文化的内涵、又能融入当事国主流文化的对外文化交流人才。  相似文献   
239.
熊扬名 《人民论坛》2012,(20):196-197
全球化时代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有两种不同的走向,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东西体育文化本质是异质共生的,然而二者在文化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借助于体育文化结构中的符号象征系统可以促成东西方体育的文化自觉,使两种不同的体育文化可以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异质同构,构建起一个多元的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240.
从历史的角度看,民主在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后,"人民主权"这一价值理想最终得以实现。古代民主的原初含义蕴含了"人民主权"的价值理想,民主制度和民主理想呈现一种理论逻辑上的统一;近代民主是一种选举的制度和方法,发生了价值上的转变,逐渐背离"人民主权"的理想本质;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主权"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使民主价值发生转变,实现了民主理想价值的回归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