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0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将“青少年是否实施越轨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青少年越轨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越轨、标签以及社会控制的视角来审视,"杨丽娟事件"的社会学意义在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思潮的多元,要从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来寻求强化社会控制的正功能,避免社会控制的滞后介入和反向刺激,从而以结构化、全覆盖的社会控制体系来防范越轨行为的累积和爆发。  相似文献   
83.
将“青少年是否实施越轨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青少年越轨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传统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关注事后救济,注重从心理强制的角度来达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效果,而恰恰是这种传统理论和实践忽视了对犯罪社会根源的把握。从法社会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反常现象之结构性根源在于社会文化目标和社会认可的合法手段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断裂特征,认识到这一点,对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理念之重塑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周振林  姚军 《理论探讨》2007,(4):166-169
领导越轨是社会越轨的一种,在此是指领导成员(其中包括领导的个体、群体和组织)偏离和违背党纪国法、政策规定和道德规范的领导常规行为的"另类"行为。社会转型期领导越轨产生的根源,主要有如下方面:(1)领导价值取向错位。主要有:价值取向的的强化与弱化错位,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错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错位。(2)领导规范体系"失范"。传统价值评判体系受到挑战,社会价值评判走向多元,社会约束力减弱,必然造成领导规范"失范"。(3)领导监督乏力。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健全,权力制衡机制薄弱,政府管理泛行政化取向,这些使得公民社会孱弱。(4)公共组织文化蜕变。不良文化传递的"流感效应"使得某些领导否定传统文化精髓,倡导(小)团体利益和个人主义。(5)领导伦理建设滞后。公共组织职业伦理建设的滞后、薄弱,使得部分领导者追求非理性勃发,需要加强领导职业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86.
姚军  周振林 《长白学刊》2007,(4):104-106
领导越轨是指领导者违背党纪国法、政策规定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其基本性质是:在内涵上表现为偏高既有社会规范;在价值判断上表现为可能具有正向负向两极;在实践上表现为对其正确认知和实现目标。防范领导"越轨"的对策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规范体系;在监督体系、监督结构和监督内容上全面加强权力运行制约;改善公共组织文化,塑造文化传递模式,培育良好的组织行为模式;提高领导伦理素质,规避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社会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87.
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我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重大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地位呈下降态势 ,他们在生存、生计、机会和权利等方面所面临的弱势境遇 ,客观上诱发了各种消极情绪的积累。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 ,也是社会缺乏公正的体现。弱势地位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窘迫 ,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失衡。而心理的失衡极大地动摇了个体原有的人生观和行为定势 ,为越轨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8.
本文将“大学生是否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中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也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
集体越轨行为是社会矛盾冲突的一种激烈的爆发形式,研究其背后掩藏的社会制度因素对积极消除社会冲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现行制度规范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引发集体越轨行为的重要制度因素,社会秩序因此面临着不稳定。  相似文献   
90.
周芳苓  史昭乐 《前沿》2011,(14):117-120
从"两欠"地区的实际出发进行多视角分析,旨在揭示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问题妇女"这一特定弱势人群的现状与特征、越轨与根源、影响与危害,并由此探讨其可行性的预防措施与治理对策。研究表明,"两欠"地区农村"问题妇女"呈现出年轻、"三不"、游离、穷困等本土化特征;从根源上看,经济贫困、政策歧视、流动性大是外因,而文化贫困、思想受蚀、观念畸变是内因;从影响上看,造成社会、家庭、心理等多重性危害。最后,提出自立化、人本化、同一化、一体化的治理模式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