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208篇
中国政治   323篇
政治理论   194篇
综合类   4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41.
方玲玲 《前沿》2014,(5):181-183
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商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冲击。新的媒体环境则为其提供了充分的呈现空间。“星巴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咖啡品牌,屡屡成为贸易与文化领域关注的焦点,引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中的争议,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重案例。在当前的全球化贸易背景下,“星巴克”通过体验式营销和新媒体互动,不断创造其庞大的迷群,形成壮观的文化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942.
王潞 《人民论坛》2010,(11):130-131
近年来,河北省的旅游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属性、特点日益凸显。基于此种情况,有关部门应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采取科学合理的跨文化发展战略,使不同的文化得到有效的交流、传播与融合,这必然会促进河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43.
浅谈在华外资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大量外资企业以不同形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华外资企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正发生着战略性变化,解决好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综合管理,从而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44.
在笔者的采访经历中,曾听到过这样一段对话——那是跟随一位副省级领导外出调研.在中巴车上,领导询问陪同的市委书记:“从省城到你们这的高铁明年能修通吗?”市委书记说:“据铁道部门说.明年底就能通车。”领导点了点头:“有了高铁,往来省城就更方便了。”  相似文献   
945.
盛新德 《求索》2010,(5):100-101
本文通过对网络技术支撑下所形成的网络世界,由此而产生的网际交往、虚拟生活、网络社会等现象进行剖析。从研究和探讨虚拟世界、虚拟社会的伦理冲突入手,审视网络空间的伦理向度和网络世界的伦理座架,从而打造和谐社会网络世界的伦理战略,以此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网络伦理框架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6.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入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冲击的影响。文化冲击是由于离开熟悉的文化背景,产生的不适应和焦虑。文化冲击的原因主要有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和中西方行为礼仪的差异。为了克服文化冲击的障碍,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首先应敞开心扉,积极应对文化冲击;其次,提高语言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了解中西文化习俗差异;最后,建立广泛的社会人际交往圈。  相似文献   
947.
文章共分为四部分,前三部分分别从音美,形美,意美三个方面对《红楼梦》第三回的两个英译版本进行了比较,最后结论部分具体分析了两个译本风格及语言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8.
在泰国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泰华族群的文化身份认同也在发生嬗变和更替。他们在中华文化族群认同和泰国政治社会身份认同的钟摆间游走,于积极的自我调适中寻求寄望和归宿。在跨文化视域下,所在国的主导性文化与祖籍国的非主导性文化间早已摒弃博弈、争夺、胶着的竞争态势,狭隘单向的文化认同将得到扬弃。对于泰华族群身份认同度这一历史命题的探究,也应在跨文化语境中寻找相应的立足点和准确的角色定位,并从文化交融产生的双向、互补的基石中去理解、接纳,寻求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交流和共存,以期衍生出对国家、族群复杂架构下的崭新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949.
张薇  张丽丹  张琳 《学理论》2014,(9):188-189
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包含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避免只从认知角度关注语言规则及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更应注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获取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动力,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口语实践的环境与机会,让学生锻炼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950.
秦永菊  李颖 《前沿》2014,(5):138-140
多元文化融合是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普遍形式,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多文化教育和融合的过程中,基于信息素养的决策能力与基于跨文化学习、交流的决策能力呈同向变动趋势。当前合作办学中的专业设置与教育理念均基于能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最新与前沿的专业知识与纯正的语言背景,因此需学生具有开放的学习心态与研究视角,才能在多种文化背景下提升综合素质与决策能力。构建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互动影响的概念模型,目的是为实证研究提供研究框架与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