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47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1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1篇
法律   517篇
中国共产党   986篇
中国政治   1443篇
政治理论   286篇
综合类   5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韩庆华 《群众》2007,(1):12-14
近年来,全省工业战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积极抢抓国际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加大结构调整,工业增加值自2003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20%以上增速,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但是,我省工业仍存在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能耗和污染较大等突出问题。站在新的起点上,江苏必须以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2.
《当代党员》2007,(7):31-31
劳动力转移吸纳行动。以县城为核心,完善城市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工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促进就近转移。鼓励有条件的百强镇和中心镇提高非农产业、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份额,吸引边远山区农村劳动力向集镇转移。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培育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吸引周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23.
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向红 《学习论坛》2007,23(9):51-53
河南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女性劳动力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潜在和现实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分。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努力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加强文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使农村女性劳动力由自发转移为有组织转移;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加强维权,建立信息平台,优化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4.
关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更大问题。那么,如何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考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5.
国际服务外包:新趋势与新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繁华  苏佳丽 《群众》2007,(8):32-34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了新变化,在制造业国际转移仍然占据产业布局调整重心的同时,服务业国际转移明显加快,尤其是其中的国际服务外包异军突起,正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新兴领域。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我国现代服  相似文献   
126.
李江 《新湘评论》2007,(1):10-12
2000年我在国家计委“为‘十五’计划献计献策”征文活动中写了《“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一文(见中央党校《理论动态}1512期),提出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是我国经济结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只有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把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才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27.
非对称性分权、财政转移支付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呈现非对称性分权的特征。目前.中国城乡鸿沟的拉大、经济增速的居高不下、地区发展的失衡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均与此密切相关。对非对称性分权的矫正并不是简单地走向政府间的对称性分权,而应通过积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新划分政府间事权,合理调整税权,最终实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8.
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缓解欠发达地区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认真实施以劳务扶贫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着力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技能,是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本文以沐川实施劳务扶贫培训为例,通过对晋江、厦门等地企业的实地考察,探讨当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9.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难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呼唤农村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变革.农村经济制度的重构,在理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路径的同时,要重视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消化吸收制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30.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阶段,四川作为欠发达地区应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是现实选择。我们要了解产业转移的特点,遵循产业转移的规律,发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消除阻碍产业转移的瓶颈性制约因素,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建设西部产业转移承接高地,促进四川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