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中国威胁论”的渊源存在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中,而进攻性现实主义又是最新的理论版本。该理论认为大国关系是永远的悲剧,并根据其逻辑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这种观点仅仅从国际社会无政府结构的角度分析,忽视了对中国国家意图的考察;停留在“循环的”、“宿命的”历史观上,忽视了各国强调发展和国际机制约束力日益加强这一现实;关于中国“修正主义国家”的论述也存在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32.
以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其从历史分析与理论论证的角度为美国的东北亚政策提出了"离岸平衡手"的解读与构想。然而朝核危机爆发后,美国的东北亚政策正朝着建立多边安全机制的方向发展,进攻性现实主义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也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33.
本文认为“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中安全理念的调整 ,即从防御性现实主义安全观逐步转向进攻性现实主义安全观。目前“先发制人”在国际和国内不同层面上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离实际操作层面的安全防务政策还有一定的距离。“先发制人”战略将更可能成为美国新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的一种选择 ,而不一定是国家安全战略本身。  相似文献   
34.
“中国威胁论”的渊源存在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中, 而进攻性现实主义又是最 新的理论版本。该理论认为大国关系是永远的悲剧, 并根据其逻辑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这种观 点仅仅从国际社会无政府结构的角度分析, 忽视了对中国国家意图的考察;停留在“循环的”、“宿 命的”历史观上, 忽视了各国强调发展和国际机制约束力日益加强这一现实;关于中国“修正主义 国家”的论述也存在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35.
现行《日本国宪法》自1947年生效以来未曾被明文修改,但日本政府为突破宪法第9条限制,已通过发布"政府见解"、制定安保相关法律等形式,根据需要任意解释宪法条文,已实现事实修宪。与此同时,安倍等保守派政治家并未放弃明文修宪的企图,正不断完善相关条件,拟以争议较小的条文为突破口,为最终修改宪法第9条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36.
《党建文汇》2011,(5):41-41
戴高乐的建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坦克为代表的进攻性武器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法国却忽视了坦克可能给战争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37.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在当今国际关系学界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他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米尔斯海默将权力作为大国政治的核心要素,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追求权力最大化必将引发冲突和战争,酿成悲剧。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五个命题渗透出悲观主义的色彩,并提出正在走向强大的中国将对国际体系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该观点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争议,也体现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缺陷所在。在崛起的道路上,中国将永远走和平之路,而非战争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38.
米尔斯海默理论视阈下的美国遏制俄罗斯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美国对俄罗斯仍保持着防范和戒备状态,极力阻挠其发展势头。奥巴马上台后,在美俄关系重启的掩饰下,美国一直奉行遏制战略。以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进攻现实主义理论为视角,对美国制俄战略进行诠释,并通过探讨米氏理论的缺陷及其与现实产生的"代沟",揭示美国制俄战略的实质,进而预判美国对俄战略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9.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苏联不断调整对国际资本主义的战略,有些时期也不乏"和平共处"的内容与行动,但主线却是对国际资本主义的进攻,始终没有摆脱"世界革命"的情结。由于此进攻性战略对苏联剧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弄清楚苏联为什么长期坚持这一战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0.
监狱体制改革是监狱系统的一场深刻革命。改革必然对监狱安全稳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当前监管安全工作形势相当严峻,二者碰撞及复合,不仅使体制改革充满艰巨性和复杂性,而且使确保新形势下的监管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监狱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监管安全就必须从思想、制度、技术等方面落实安全机制,建立长效稳定的安全制度,使监管安全工作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