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前,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从中央政府到各部委省市区均已启动,而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宏观经济情况需要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把握,只有清楚认识影响中国一定时期内经济的适度速度、波动区间及持续时间,规划时期内投资、消费与外贸,特别是投资的战略方向,才能指导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  相似文献   
22.
继"逃离北上广"风潮之后,最近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的浙江省,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的57.7万人降到了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甚至还出现了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的现象,于是"逆城市化"又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23.
解放以来的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及城乡关系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解放至今,行政区划已进行了多次调整。其 中最大的调整有两次,一次发生在1958年,将10个县 划入上海,实行市管县体制;另一次是在80年代以后, 分期分批实施区、县合并或撤县建区,以适应农村城 市化的进展。在城乡关系方面,1958年以前是典型的 大城市、小郊区,只有近郊几十万农村人口;1958年 以后实行的是二元经济结构,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 还有一次逆城市化运动,城市人口倒流入农村;只有 到了90年代以后,城乡之间的差别才开始缩小,一批 批市民动迁到以前的农村,而又有一批批农民成了市 民。农村城市化是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伴生物。  相似文献   
24.
朱进芳 《理论建设》2013,(4):74-76,22
"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这一现象折射了传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诸多弊端,借助"逆城市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的趋势发展村镇,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这正是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25.
“逆城市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城市化"是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镇与乡村回流的现象。在中国,它既是传统城市化道路危机的重要表现,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既出现了因生态环境恶化与舒适空间狭小等"城市病"导致的真正的"逆城市化",同时也存在着因追逐利益与福利导致"非转农"的伪"逆城市化"怪胎。真正的"逆城市化"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助推作用,而伪"逆城市化"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则具有消极影响。因此要引导和鼓励合乎发展规律的"逆城市化",纠正和理顺农民工及其子弟伪"逆城市化",限制和取缔公务员与城镇居民伪"逆城市化",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6.
《理论参考》2010,(2):52-54
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新型城乡,即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交相辉映的形态,它具有七大特征,即后工业时代的新兴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商业、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健康和净化的娱乐、多元文化、大运量便捷交通体系与步行系统、友好的生态。  相似文献   
27.
转轨以来的俄罗斯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俄罗斯城市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接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且总人口呈负增长趋势,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在逆城市化阶段所特有的现象。因此,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在城市化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之后同样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本文回顾了俄罗斯自19世纪中期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并针对不同城市分组进行了相关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并非逆城市化现象,而只是由于动乱而引起的暂时波动。在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之后,俄罗斯城市化进程再次步入动乱前的正轨。鉴于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其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也相当不确定。  相似文献   
2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整个社会却表现出了一种越来越强的“离农”情结。 农业是一个集技术、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于一体,伴随和支撑着整个人类进化史,并随社会发展与进步越来越表现为多功能性的永恒的魅力产业。当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完成,“农民”将不仅仅是“农业从业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也不仅仅是农产品的初始生产者,而是赋予了农业增加值的创新者、农业相关产业价值链的构建者。“农村”将演化为“小城镇”、“微城镇”与“规模农庄”,它们在生活环境上甚至比城市更具竞争力,“逆城市化”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29.
樊奔 《理论参考》2010,(2):50-52
逆城市化的意义——助推城乡可持续发展 “逆城市化”对“城市化”而言是吐故纳新,对村镇来说,则是巨大的发展能量。“逆城市化”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乡镇发展速度就快。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下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o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已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