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G2C服务与其伦理绩效评估的逻辑关系探析是指两者之间的判断、推理关系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G2C服务(完善)与其伦理绩效评估(推行)的内涵关联与外涵关联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外在运行法则。G2C服务完善与其伦理绩效评估推行的触发源与并进推进器,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两者良性互动的动力与工具。最后通过对彼此的逻辑关联研究以期为今后两者融合互动和协同并进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2.
法条竞合表面上符合数个犯罪构成,但最终适用的只是单一规范,其他规范在评价及适用上均被排除,这种现象体现在规范上的关系就是:法条竞合既有犯罪构成的逻辑关系,也有犯罪构成的评价关系。法条竞合以具体犯罪行为为前提,因此属于罪数形态论范畴,是本来的一罪。法条竞合有特别关系和补充关系两种类型,其适用的法律原则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相似文献   
13.
朴林 《奋斗》2007,(11):43-4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党建理论命题.全党同志应在深刻把握其理论内涵与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坚决贯彻落实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姜治莹 《新长征》2008,(7):12-14
“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结合自己工作职责.在加强作风建设、推进长春和谐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对“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认识 所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的不只是一种现象、一种愿望,更是一种精神态度、一种人生境界,其中蕴含着一个逻辑关系,即作风是源,行为是流;  相似文献   
15.
李争 《学习月刊》2009,(14):28-29
古希腊哲学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从公元前7世纪初期到公元6世纪初期的哲学,前后经历了长达1160多年的历史。从人物上可以划分为从泰勒斯到普罗克洛的继承者的哲学。这一段时期的哲学里面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发展理念。哲学家们看到了多种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追求着他们的理想和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6.
网络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建设现实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为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只有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行网络建设,才能实现虚实和谐。  相似文献   
17.
<正>某日,笔者专程走访查看了某团场3个连队的公示栏,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公示栏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形同聋子的耳朵——摆设。其一是有的公示栏采用的红纸书写张贴,其目的  相似文献   
18.
法律事实及其与事实、客观事实、要件事实、裁判事实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法律事实研究的基本线索.法律事实是事实的一个种类,二者之间的种属关系是界定法律事实的基础.客观事实并不是法律事实在宏观上的对应范畴,只有在微观层面,相对于可能受主观因素影响的要件事实和裁判事实才有其意义.要件事实与裁判事实存在着质的区别,对法律事实的研究必须区分这两个概念才能够得到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三项重点工作"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体现了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规律性的认识.立足于社会主义法治立场,从宪政视角对"三项重点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三者间,社会矛盾化解是目标,社会管理创新是路径,公正廉洁执法是保障."三项重点工作"本身契合着宪政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其法理基础体现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对党建主线的新定位。对党建目标的新设定,反映了党的任务变化和时代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党建新主线与党建新目标有内在的相互贯通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